春寿眉新茶好喝,又香又鲜,怎么容易泡苦多
北京白癜风医院 https://yyk.familydoctor.com.cn/2831/schedule_100357_1/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百家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近期是新白茶的集中上市季。 春茶季里产出来的白牡丹、春寿眉、以及白毫银针等,陆续迎来上新。 新茶刚拿到手,很多茶友的第一想法是,赶紧泡点出来尝鲜。 不过在喝新茶的过程中,容易出现个别插曲。 有茶友反映过,新茶好喝是好喝,又香又鲜,但茶味怎么容易泡苦啊? “下午刚泡了今年的白牡丹与春寿眉,发觉春寿眉新茶的味道有点苦,这是怎么回事?” 排除品质因素影响,建议从泡茶过程,逐一对照找原因。 茶香馥郁,鲜爽十足的新茶,品质表现并没有硬伤。 如果发现泡出来的茶味有些苦,多半是这5点出了小状况。 《2》 一、投茶量太多。 不少茶友在泡白茶时,没有提前称重的习惯。 而是跟着感觉走,大致估量投茶数量,随手抓一把进入盖碗就开始冲泡。 这种“凭感觉”估测投茶量的做法,大多是预多不预少。 原本标准盖碗泡白茶,仅需5克干茶。 但一把抓,实际投茶重量超过7克、9克的情形,并不少见。 春寿眉虽然是寿眉,但它并非粗梗大叶,而是保留着春茶的叶片细嫩特点。 柔嫩舒展的叶片内,富含大量茶味物质。 再加上,刚制成不久的新茶,还没经历后期陈化。 内在的茶味物质,处于较为活跃的状态。 类似处于活跃期的火山群,稍一经历沸水冲击,茶香茶味一触即发。 假设投茶量远远超标,甚至整个盖碗满满当当的是茶叶。 泡出来的茶汤,难免会滋味浓苦。 茶香极馥郁,花香灵动清新,溢满鲜草药香气,只可惜,浓苦的茶味太过大煞风景。 杯被泡浓的新茶,不能呈现极致的清新鲜爽优点! 《3》 二、盖碗容量偏小。 前段时间在武夷山,看到一位开店的朋友,特意定了批90毫升的小盖碗。 精致小巧,釉面细腻,打一束光下去,特别好看。 但那位朋友也说了,这是定制款容量。 小一号的盖碗,适合一人“独酌式”泡茶。 不过要注意,投茶量要酌情减少,不然泡出来的茶味肯定会超级浓。 想到这,有必要提醒一番。 茶友们在用白瓷盖碗泡白茶前,不妨先确认容量。 通常,标准容量以-毫升为宜。 先将盖碗洗干净,然后放在克秤上,去掉原始皮重。 然后,往盖碗内加入清水。 当清水的注入量接近碗沿时,克秤上显示的克重,可以代入为盖碗的容量。 因为,水的密度是标准参照。 1克等于1毫升,1毫升等于1克,属于同义。 盖碗泡白茶,茶水比例大约是1:20。 当你买到的盖碗容量偏小时,投茶量不能照搬5克的标准。 按照茶水比例,适当换算。 酌情减少,才能确保泡出来的茶汤滋味浓淡适中。 《4》 三、注水量不足。 很多人在刚开始用盖碗泡茶时,都会担心烫手。 出于“怕烫”心态,用盖碗泡茶时,干脆采用消极态度。 每次往盖碗内注水时,只倒入半满。 但这样做,会打破茶水比例平衡。 茶多,水少。 泡出来的一冲茶汤内,茶味物质浸出过多。 最终喝到的茶味,自然会偏浓,偏苦一些。 从经验看,盖碗泡茶时,注水线要合理。 不能太高,超过最高水位线。 注水后热水溢出一圈,根本拿不起来,泡茶过程异常烫手。 但注水太少,也不妥当。茶味容易被泡浓。 并且泡出来的一道茶水数量太少,三、四人同时在场喝茶时,茶水根本不够分。 正确做法是在干茶上方快速打圈注水,注水线接近碗沿后,立马停手。 毫升标准容量的盖碗泡春寿眉新茶,投入5克干茶。 注水线高度合理,才能达到*金茶水比例的要求。 泡出清新鲜醇,浓淡适宜的精彩茶汤滋味。 《5》 四、出汤速度偏慢。 冲泡春寿眉,出汤速度要快。 因为它是春茶,叶片内部含有丰沛的茶味物质。 因为它的蜡质层没有秋寿眉那么厚实,叶片更莹薄,茶味浸出速度快。 因为它是新茶,内在茶味没有经历转化沉淀,处于活跃状态。 所以,用盖碗泡春寿眉时,要掌握快出水的技巧。 正式泡茶前,先大致清理桌面。 将无关泡茶的物件,暂时放在一旁,以免干扰出汤速度。 正式冲泡时,建议双手并用。 左手拿着烧水壶,往下注水。 右手拿起盖子,轻靠在盖碗旁,时刻准备着。 等待注水动作结束的刹那,立马合上盖,快速倾倒茶汤。 将盖碗泡茶的出汤开口,对准公道杯。 让茶水呈现飞瀑倾泻的状态,快速倒出。 从往下注水开始计算时间,注水+合盖+出汤要一气呵成,用时最好别超过10秒。 尽量快出汤,才能避免茶味浸出过多,导致春寿眉新茶的味道发苦。 连续快速出汤冲泡多次,茶味物质被大量消耗后。 等你泡过六、七次左右,可根据具体的茶味表现,延长坐杯浸泡时间。 总之,刚开始冲泡千万别闷泡,别耽误出汤时机。 快出水,才是避免茶味被泡浓的关键。 《6》 五、碗底茶汤没沥干。 很多时候,兼顾了出汤速度,还是不小心将茶味泡浓。 且,刚开始冲泡时,头道茶汤的滋味鲜爽十足,清润怡人,一切正常。 但过了一、两冲后,浓苦微涩的茶味逐渐显现。 这就奇怪了,明明投茶量、出汤时间都没有问题,为什么还是将茶味泡浓? 按照这样的茶味症状,多半是盖碗的底汤没沥干。 快速出汤后,碗底还留有部分没沥干的茶水。 此时没有检查,就直接放下盖碗。 闷在碗底的茶水,会将整泡白茶的茶味物质,源源不断诱导而出。 等你将上一道茶汤,慢慢细品结束,闻香赏味一番。 过五、六分钟后,再继续冲泡下一道茶。 碗底的剩留底汤,相当于已经闷了好几分钟。 再次注入沸水,清水遇上这些闷得特别浓的残汤,导致茶味受影响。 一番掺和,后续冲出来的茶汤,失去了浓淡适宜的美好感觉。 为避免这样的情形,每次倒出茶汤,建议检查一番。 快出水泡茶,倒出大部分茶汤后,将碗底稍微倾一些。 尽量让盖碗处于底朝天的状态,将剩余茶汤掀个底朝天。 如果不放心,放下盖碗再次重复出汤动作加以检查,确保滴汤不剩。 彻底沥干茶汤,才能让泡出来的春寿眉新茶,每一道茶汤处于独立状态。 不浓不淡,鲜爽怡人,风味正好! 《7》 春寿眉是很多茶友爱喝的一款茶。 因为它的性价比很高。 明明是寿眉的等级,却拥有不输白牡丹的花香。 同时,茶汤的鲜爽清甜程度,可圈可点。 喝春寿眉,有很多人钟情于新茶的鲜。 日常喝口粮茶,会优先选择1-2年内的茶,感受春寿眉的鲜爽明媚风采。 但要注意,春寿眉茶味虽好,冲泡过程要多留意。 投茶量适宜,尽量快出水,沥干每一道茶汤,才能得到最理想的茶汤滋味。 喝上几杯清新悠扬的香汤,顺利入夏,岂不妙哉?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uanmutonga.com/cmtzz/12111.html
- 上一篇文章: 春茶鲜,夏茶苦的造成原因
- 下一篇文章: 春季宝宝上火,要做到对症下药,盲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