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诊疗目标 http://baidianfeng.39.net/a_yqyy/140828/4458139.html
熙宁九年(年),王安石再罢相,从此退居金陵,不问*事。有了前面的经验,苏轼这回不再盲目高兴,甚至矛盾重重。中秋节那天,在超然台上,面对一轮明月,他想起了弟弟苏辙,这一晃几年没见面了,于是写下一首《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此词一出,“余词尽废”,相比之下,其他的中秋词黯淡无光。朝中*治形势仍然不明朗,“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既有“我欲乘风归去”大显身手的渴望,同时“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深怕再次陷入*争的漩涡。此时的苏轼是不超然的。王安石虽然罢相,但改革派继续执*。最终,苏轼调知徐州。熙宁十年(年)四月,苏轼正式上任徐州知州。上任当年,*河决口,水淹徐州,苏轼组织全城百姓抗洪成功;第二年(元丰元年)春天,又带着人去求雨。这一系列利民之举让苏轼赢得了徐州人的信任。苏轼知徐州总共两年,留下了很多故事。徐州煤田是苏轼发现的,这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好事,还进一步促进了徐州冶铁业的发展。徐州苏堤、*楼、云龙山、放鹤亭、桓山、百步洪、戏马台、台头寺、燕子楼……处处都有苏轼的足迹。苏轼之前在淮扬与张耒相识,在杭州附近结识晁补之,这回又在徐州结识了*庭坚和秦观,这四个人合称“苏门四学士”。元丰二年(年)三月,苏轼罢任徐州,调知湖州。彭城父老听闻苏轼要离任,纷纷从四面八方聚集而来,在苏轼的马前久久驻足,依依惜别。在封建社会时代遇到一位真心爱民如伤的父母官很不容易,徐州百姓是真舍不得苏轼离开。苏轼激动不已,挥泪写下了一首《江城子·别徐州》,堪称挥泪绝唱:天涯流落思无穷。既相逢,却匆匆。携手佳人,和泪折残红。为问东风余几许?春纵在,与谁同?隋堤三月水溶溶。背归鸿,去吴中。回首彭城,清泗与淮通。欲寄相思千点泪,流不到,楚江东。按照惯例,为臣者调任他处须上表谢恩,苏轼《湖州谢上表》的奏章,简要叙述自己过去几年无*绩可言,然后再叙皇恩浩荡。行文到此,本来就算很标准了,但他竟然在后面又夹带上几句牢骚话:“陛下知其愚不适时,难以追陪新进;察其老不生事,或能牧养小民。”御史何正臣上表弹劾苏轼暗讽朝*,震动朝野的“乌台诗案”爆发。御史台派人到湖州押解苏轼进京,然后丢进大狱。改革派除了王安石以外,其余人品都普遍较差,他们欲置苏轼于死地,四处搜集证据。影响苏轼一生的重要转折点毫无征兆地降临了。在此生死关头,恩师欧阳修等人不遗余力为援救苏轼而奔走,就连改革派主将章惇也出面求情,曹太后也出面劝神宗手下留情。早已退居金陵的王安石也上书说道:“安有圣世而杀才士乎?”元丰二年十二月二十九日,神宗圣谕下发,苏轼贬往*州,充任团练副使的闲职,但不准擅离该地区,并且特别交代苏轼无权签署公文。此后的五年,*州将见证一位千古文豪的诞生——苏东坡。苏东坡地方官任职生涯的起点是杭州,文学地位与李白谁高一筹?苏东坡地方官第一站是通判杭州,第二站改知密州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uanmutonga.com/cmtcd/118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