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一位痛风患者找到我,说自己膝关节和大脚趾处肿痛,问我中医有什么好办法。

我看了他的情况,除了痛风,还有湿疹和关节炎的问题,于是让他去中药店买了*柏、苍术两味药来煎水外涂,不到一周症状便得到了很好的缓解。

其实,这两味药合在一起就是二妙散。

《世医得效方》记载:“苍术散能够治疗风寒湿热,令足膝痛,或赤肿,脚骨间作热痛。”

后明代医家朱丹溪在《丹溪心法》中将其更名为二妙散,治疗“筋骨疼痛,因湿热者”。二者虽然名称不同,但为一脉相承。

《*帝内经》有云:“诸湿肿满,皆属于脾。”故治疗与“湿”有关的疾病,可从健脾运脾的角度解决。

苍术味辛、苦,性温,归脾、胃、肝经,既可燥湿运脾,使湿无源可生,湿去则热自无可依附;又取其辛散,能祛风湿,止痹痛。

*柏味苦,性寒,苦以燥湿,寒以清热,其性沉降,长于清下焦湿热,并能制约苍术温燥之性,让苍术的使用无碍邪热。

二者合用,一温一寒,标本兼顾,则湿去热清,诸症自除。药虽然只有二味,但功效强,作用可以用神妙来形容,主治湿热下注之证。

而湿热下注证可见筋骨疼痛,下肢痿软无力,足膝红肿疼痛,或湿热带下,下部湿疮等,小便短赤,舌苔*腻。湿热浸入下肢,经脉痹阻不通,则筋骨疼痛,或足膝红肿疼痛;

经脉弛缓,肌肉疲软乏力,则生痿证;湿热流注胞宫可见带下,在皮肤可见湿疮;小便短赤,舌苔*腻,亦皆为湿热之象。

因此,二妙散能治痛风和类风湿性关节炎。

痛风和类风湿性关节炎在中医均属于“痹证”范畴,痹证最早见于《素问·痹论》中“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

根据所受外邪不同,又将痹证分为三种行痹、痛痹、著痹。现代中医病证诊疗标准把痛风和类风湿性关节炎都纳入到“痹证”范畴之中,其证型分型均有湿热痹阻证型。

此证型的患者发病多有以下特点:多见突发性关节疼痛,以脚趾、踝关节、膝关节等关节疼痛为主,关节红肿热痛非常明显,越热越痛,遇冷稍舒。其病情比较缠绵,难以在短时间内痊愈。

一般患者体型比较肥胖,全身性症状主要有口苦、口干,身体发热,局部皮肤温度增高,舌苔*厚腻,脉象滑数或浮数等现象,并伴有小便*、大便干等。

有以上症状可基本诊断为湿热痹阻型,可尝试使用二妙散加减治疗。

二妙散治疗痛风,可每次取5克,用温开水冲服,早饭前和晚饭后服用。但也要注意,气血不足者慎用,神疲乏力、少气懒言、心悸失眠、两目干涩的人不宜服用。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uanmutonga.com/cmtcd/119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