验案赏析大柴胡汤加减治水肿性胰腺炎案
吴玉泓,甘肃中医药大学教授,从事《伤寒论》《中医诊断学》教学工作多年,临床及科研主要从事脾胃病研究。笔者跟师期间,观其运用大柴胡汤加减治疗水肿性胰腺炎医案,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与大家共享。 马某,女,59岁,于年8月12日初诊。患者于年6月7日因饮食不慎致剑突下疼痛。医院就诊,并住院治疗,诊断为水肿性胰腺炎,并发*疸。既往患高血压,慢性肾炎,胆囊炎,脂肪肝病史5年余。经二十余日治疗而不效,且逐渐加重,具体不详。后转至他院,见病情复杂,故邀吴师会诊。患者面色*胖,形体素盛。时症见剑突下急痛,右胁刺痛,不纳,嗳气,恶心,甚则呕吐,心烦难眠,口渴喜饮,手足心热,喜贴冷墙,小便*,量少,大便多日未行,素有少腹冷痛,下肢浮肿,胁闷不舒,舌绛,苔*厚干,左脉弱,右脉弦。 此属患者素体脾虚肝郁,水湿内停,下焦虚寒。而由饮食伤及脾胃,致脾胃失和,升降失职,从而致实热瘀结于中焦。故宜泄热导滞,疏利肝胆,兼以消食化积,温煦下焦。遂拟大柴胡汤加减。 处方:柴胡10克,炒白术12克,炒麦芽15克,赤芍10克,川木通12克,车前子(包煎)10克,当归10克,厚朴12克,*柏12克,*芩10克,姜半夏10克,焦山楂10克,酒大*(后下)10克,生姜3片,乌药10克,吴茱萸10克,小茴香10克,郁金10克,泽泻10克,枳实10克,栀子10克,茯苓10克,艾叶10克,白花蛇舌草15克,白芍10克,生姜3片。6剂,水煎服,日1剂,分2次服用。二诊(年8月18日):患者始服上方,恐吐不得纳,嘱吐后续服,药后渐纳食物,余症皆减,遂守上方6剂。 三诊(年9月1日):服上方后得纳食物,眠好,大便调,余症皆减,但仍见右胁刺痛,恶心,舌绛,舌苔中部厚*,脉弦。此为瘀血内租,痰气上逆之证,故而加强破血行气、和胃降逆之力。遂承上方之法,拟大柴胡汤合旋覆代赭汤加莪术、三棱等。 处方:柴胡10克,酒大*(后下)10克,枳实10克,法半夏10克,陈皮12克,郁金20克,赤芍15克,焦山楂10克,炒麦芽15克,白芍10克,*芩10克,炒槟榔10克,莪术10克,三棱10克,车前子(包煎)10克,*柏10克,炒白术12克,茯苓10克,煅瓦楞子(先煎)15克,旋覆花(包煎)10克,代赭石(先煎)20克,大枣2枚,生姜3片。6剂,水煎服,日1剂,分2次服用。随访病愈,嘱原方制散剂冲服,以巩固疗效。按:本案所患系水肿性胰腺炎。患者平素胁闷不舒,下肢浮肿,少腹冰冷,属脾虚肝郁,水湿内停,下焦虚寒之证。而饮食不慎,伤及脾胃,致气滞食积,实热瘀结之候。故治以泄热导滞、疏利肝胆,兼以消食化积、温煦下焦。故拟以大柴胡汤加减。初服上方,见患者呕吐不纳,此为实热内盛,格拒不纳,宜强力攻下,故嘱续服,吐后续纳,再吐再纳,以使机体完全接受。药后患者渐能纳食,剑突下疼痛愈,值三诊仍见右胁刺痛,恶心呕吐。此为瘀血内租,胃气上逆,遂续承上方之法,加强破血行气、和胃降逆之力。腹气通达,肝胆气机条畅,瘀血得消而病愈。(文中方药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作者:王建强董天宇甘肃中医药大学 新媒体编辑:朱蕗鋆 版权声明:本文为《中国中医药报》()原创,未经授权谢绝转载,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获取授权。 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uanmutonga.com/cmtcd/63.html
- 上一篇文章: 创新东宝第299期射干利咽儿童药,友
- 下一篇文章: 隆祥明星产品,纯中药保肝护肾隆祥肝肾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