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人常吃的艾草,不仅养生,还能做成美味
北京中科医院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 艾草在我们客家地区特别的多,房前房后到处都是艾草,作为一个合格的客家人,你对家乡的艾草了解多少呢? 艾叶草,又称艾蒿、艾草,是我国南方普遍都有的一种植物,在广西桂林,更是直接用艾叶草的叶子包米饭来做着吃的。艾叶防瘟疫有着几千年的历史了。中草药可以就地取材,因此艾草成为那个时候防瘟疫的功臣,现代医学药理证明艾草是一种抗菌抗病*的药物,其对病菌有着抑制和杀伤的作用,而且对呼吸系统疾病也有防治的作用。艾草别名:香艾、蕲艾、艾蒿、艾、灸草。 艾草的功效:调经止血、安胎止崩、散寒除湿。 艾草的作用:治妇女月经不调、经痛腹痛等,根治风湿性关节炎、头风、月内风等。 小编教你做一个“艾姜煮蛋” 不仅能养生治病,还能美味解馋 做法: 材料比例是:艾叶10克、干姜15克、鸡蛋2个、红糖适量。 1、艾草挑选嫩叶,洗净,沥干水分; 2、清水煮沸,放入艾草汆烫;捞出沥干水,切碎、生姜洗净切碎,一起拌均; 3、鸡蛋打散,把切碎艾叶、生姜末、盐放入鸡蛋碗盆中拌均; 4、放入锅中煮沸,一道热气腾腾、火力十足的“艾姜煮蛋”就大功告成了,吃蛋喝汁,美味可口,但功效完全相当于苦口的中药。 这道药膳来源于古代名方中的艾姜汤,其中艾叶能暖气血而温经脉,专治女性气血寒滞、腹中冷痛;干姜能去脏腑之沉寒,最擅治下焦虚寒、胃部冷痛;而在艾姜汤中加入鸡蛋和红糖,则能补血活血、扶正祛邪,让人尽享“热情”的美味。 但凡热性、温性的中药乃至食物,都是清扫体内寒证的灵丹妙药。常见的艾叶就是其中一种。 艾糍:是传统的汉族小吃,一般在清明节食用。在客家人的餐桌上,艾草可算是一种常见的食材。这时客娘会带着孩子们把它们采下来,回家将糯米蒸熟之后拌入艾叶一起舂成米膏,在中间包些花生或芝麻馅,团成一个个绿绿的小粑粑放进锅里蒸熟,这就成了非常有名的客家美食的艾糍。 主材料:艾叶,红糖及鸡蛋。 做法:艾叶10-15克放入冷水中大火烧开小火再煮15-20分钟,然后沥出艾叶,打入1-2个鸡蛋,蛋熟后放入红糖,吃蛋喝汤! 功效:对宫寒不调或宫冷不孕症,艾叶有暖宫止血安胎的作用,帮助养出优质卵子,如果早上想多睡一会,那么可以晚上煮好艾叶水,沥出艾叶,早上只需加热打蛋放红糖即可!只需要5分钟哦!天热时,煮好的水别忘记放入冰箱啊! 主材料:鲜艾梗克(晒干的艾梗可以减半);老母鸡1只(大约0克左右);精盐适量;生姜10克;清水适量。 做法:把生姜洗净拍扁。瓦锅洗净,放进老母鸡、艾梗、生姜;加入清水。先用猛火烧开,煮约5分钟后,转换成小火煮,以水面有滚沸为度,约煮1.5~2小时即可。 特点:清香四溢,味苦辛,对身体保健特别有益处。 因老母鸡去风效果好,故煲艾草汤一般选用它。若用新鲜艾梗煲汤,味道会更香。吃鸡肉时,若味太淡,可以点蘸酱油。 材料:艾草5棵,建议只要比较嫩的部分,鸡蛋两颗,盐少许。 做法:摘新鲜艾草,切碎;打入两个鸡蛋,拌均匀;平底锅煎;卷成蛋卷,切断装饰。 做法:嫩鸡一只切块放入砂锅内,加入姜丝,煮至开后再加入艾叶,见艾叶熟即可起锅。 用新鲜艾草煲鸡没有老艾那么苦,食之有一股浓香。 内容来源:客家文化(梅州)生态保护实验区网站 相关阅读: 朱毛红*两次攻打梅州 水流万里不忘思源 全围似砻的客家围龙屋——砻宇林 地球一小时|让我们一起为地球发声 集体记忆:客家人杂志合刊说明 三代五将历史罕见爱国尽职比肩杨家将,祖籍松口溪南 客都梅州,风景如画春色满园 客家人杂志官方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uanmutonga.com/cmtcd/7216.html
- 上一篇文章: 总感觉身体沉重很累,试试艾草茯苓龙眼煲瘦
- 下一篇文章: 槐花怎么吃,教你槐花最好吃做法,春季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