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把广升麻当升麻,这里面有文章
在有些地区,常把“升麻”默认为“广升麻”,在一些人的认知里面“广升麻”=“升麻”,而“升麻”=“用不习惯的中药,或许药效一般”。事实上,这种用药习惯潜在很大的问题。 一、物种不同 升麻为毛茛科植物大三叶升麻CimicifugaheracleifoliaKom.、兴安升麻Cimicifugadahurica(Turcz.)Maxim.或升麻CimicifugafoetidaL.的干燥根垄。秋季采挖,除去泥沙,晒至须根干时,燎去或除去须根,晒干。 [升麻] 广升麻为菊科植物麻花头干燥根。夏、秋季采挖,除去须根,洗净,晒干。 [广升麻] 二、标准不同 从外观上看,“升麻”与“广升麻”能一眼看出不同。两者的官方的标准分别为《药典》和《广东省中药材标准》,相对而言“升麻”更权威,受国家认可,审核标准更健全。 三、功效相近不尽相同 升麻 发表透疹,清热解*,升举阳气。用于风热头痛,齿痛,口疮,咽喉肿痛,麻疹不透,阳*发斑,脱肛,子宫脱垂。 广升麻 发表透疹,清热解*,升举阳气。用于风热头痛,麻痹透发不畅,斑疹,肺热咳嗽,咽喉肿痛,胃火牙痛,久泄脱肛,子宫脱垂。 四、存在隐患有口难辩 错误的习惯很可怕,当出现问题的时候,它往往是致命的。如果医生或药店习惯称呼“广升麻”为“升麻”,就容易出现两个很严重的问题。 1、这个习惯若用于药柜标注名称,“广升麻”经常被当做“升麻”的混淆品。若习惯性把在药柜上标注“广升麻”为“升麻”。在有关部门审查的过程中,由于两者外观差别很大,一查一个准。即使功效类似或名称相近,也将以伪品处理,其处罚也是毫不手软的。近一段时间内,有药店被吊销GSP证书,部分原因也是药柜上标注与所装中药不一致,若因此而受到处罚也是得不偿失。 2、这个习惯若用于开方,医生开方的时候写“升麻”,抓药的时候出于习惯用了“广升麻”。若出现特殊情况,如患者身体出现其他问题或药效不明显,患者或患者家属对药方和药材进行调查和质问。在医患关系非常敏感的当下,最终大部分责任将落在医生或药店身上。 以上这些情况,也容易出现在其他中药上,比如木通与川木通、谷芽与豆芽、金银花与山银花、半夏与水半夏、*柏与关*柏等等,因此药柜标注、开方与配药都需要谨慎为之。 五、资源匮乏良莠不齐 近年来,由于国家对中药饮片的规定日益完善,且审核力度的加大,加之大多数省份用药习惯的规范,“升麻”的使用是正统也是主流。同时,受市场挤压,“广升麻”的种植逐年减少,所以市面上的“广升麻”日益减少,更因为“广升麻”的审核不受国家规定管控,有效成分很难界定,因而也容易出现药效不达标的“劣药”。所以,您手头的“广升麻”是否达到理想药效,很难说得清楚,加之之前所提及的用药、标注不规范等问题,“广升麻”的使用需慎之又慎。 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uanmutonga.com/cmtcd/920.html
- 上一篇文章: 中药分类性味功效一览表
- 下一篇文章: 致癌的中药,为啥老祖宗用了几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