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里的安徽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
肚子上白癜风 http://baidianfeng.39.net/a_zczz/140220/4341390.html 在北方人眼中,它是南方;在南方人眼中,它又是北方。这个地方,就是安徽。 安徽有闻名天下的山: 奇山*山,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的九华山,因《醉翁亭记》名扬天下的琅琊山,以及李白诗中的敬亭山。 安徽有天下最美的水:徽州母亲河新安江,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五的巢湖,李白寄情于此的桃花潭,比西湖大八倍的万佛湖。此外,长江淮河从此穿过。 安徽有中国最美的乡村古镇:最美乡村宏村,桃花源里有人家西递,美术家村查济,中国木雕 村卢村,千年古镇三河古镇,还有杜牧的千古绝唱,杏花村。 安徽有底蕴深厚的传统文化:中国三大地方学之一的“徽”学,安徽四大 剧种之一的徽剧,明清时期一度居于八大菜系之首的徽菜,中国史上三大商帮徽商,中国文房四宝均出自安徽(宣笔-安徽宣城、徽墨-安徽徽州歙县、宣纸-安徽宣城泾县、歙砚-安徽徽州歙县),中国五大戏剧剧种之一的*梅戏在安徽,中国十大名茶中有四个产自安徽(*山毛峰、六安瓜片、祁门红茶、太平猴魁)。 安徽有叱咤风云的历史名人:年前的亳州人曹操、庐江人周瑜的故事闻名三国,多年前的凤阳人朱元璋建立了明朝,年前徽商们走出了一条徽商古道,40年前安徽凤阳小岗村18位村民搞起大包干,和县人许海峰为中国人摘得 枚奥运金牌。古有医圣华佗,今有科学院院士杨振宁,两弹元勋邓稼先。 安徽,可谓奇山秀水,人杰地灵。 的桃花潭、杏花村、敬亭山等就因诗而兴,闻名天下。 黟县宏村 有友人怜予乏劝为*山白岳之游 明代·汤显祖 欲识金银气,多从*白游。 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 徽州,简称“徽”,古称歙州,又名新安。 今徽州分属安徽省与江西省。宋徽宗宣和三年(年),改歙州为徽州。明清时徽商称雄中国商界余年,有“无徽不成镇”、“徽商遍天下”之说。徽文化也成为中外学者重点研究的中华三大地域文化之一。 赠汪伦 唐代·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桃花潭,位于安徽省宣城泾县。 桃花潭水深碧绿,清澈晶莹,翠峦倒映,山光水色,尤显旖旎。李白一曲《赠汪伦》使潭显名于世,成为历史名胜。潭两岸,有汪伦踏歌送别李白处东园古渡、踏歌岸阁、谪仙楼、汪伦墓等景点。 望天门山 唐代·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天门山,位于安徽省和县与芜湖的长江两岸。 这里碧水青山,白帆红日,交映辉映。李白初出巴蜀乘船赴江东经当涂途中行至天门山,初次见到天门山时,有感而作。 宣城敬亭山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唐代·李白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谢朓楼,位于安徽宣城。 南北朝时,门阀名士谢朓担任宣城太守,在郡城之北的陵阳山修建一楼,称“高斋”。唐代时为纪念谢朓而重建此楼,以其在郡署之北,改称北望楼,人称谢朓楼、谢公楼。 唐代大诗人李白路过谢朓楼时,作《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诗,并在诗中称赞谢朓“中间小谢又清发”。从此谢朓楼更是知名天下。 望九华赠青阳韦仲堪 唐代·李白 昔在九江上,遥望九华峰。 天河挂绿水,秀出九芙蓉。 我欲一挥手,谁人可相从。 君为东道主,于此卧云松。 九华山,位于安徽池州。 与山西五台山、浙江普陀山、四川峨眉山并称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因时任青阳县令韦仲堪相邀,李白曾多次与之并游九华山,其间常作诗相送,这首即是其中一篇。 清明 唐代·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杏花村,位于安徽池州。 池州秀山门外的杏花村,因唐代诗人杜牧笔下的一句“牧童遥指杏花村”而名播青史,饮誉天下。明代名士福建福清人林古度的一首七绝,也抒出了千百年来池州人民因杏花村而自豪之情:“郡楼高出秀山门,古迹今时不可论。杜牧当年有名句,独唱城外杏花村。” 宣州谢朓楼 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代·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古原,这里指安徽宿州的符离。 白居易在宿州符离度过了童年、少年、青年时光。这首应考之作写于作者十六岁时,起笔于符离送别来自钟离的朋友,看到因战乱而荒芜的平原上的野草,所咏“离离原上草”应该也是一句相当写实性的描述。 醉翁亭记(节选) 宋代·欧阳修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醉翁亭,位于安徽滁州。 始建于北宋年,由“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命名,并由此创作名篇《醉翁亭记》。 忆焦陂 宋代·欧阳修 焦陂荷花照水光,未到十里闻花香。 焦陂八月新酒熟,秋水鱼肥鱠如玉。 焦陂,位于安徽阜阳的颖州。 系历史文明古镇、历史文化名镇,别称焦阳。北宋文人欧阳修、吕公著、苏东坡等都曾在颍州任职,也与焦陂有着很深的缘分,尤其是欧阳修,与焦陂情感颇深,写下《忆焦陂》。苏东坡曾留下“千夫余力起三闸,焦陂下与长淮通”的诗句。 滁州醉翁亭 轼在颍州与赵德麟同治西湖未成 改扬州三月十六日湖成德麟有诗见怀次其韵 宋代·苏轼 太山秋毫两无穷,钜细本出相形中。 大千起灭一尘里,未觉杭颍谁雌雄。 这首诗写的是,安徽颖州西湖。 颍州西湖位于安徽省阜阳市颍州区西9公里处。古颍州西湖因阜阳在北魏以后称颍而得名,与杭州西湖、惠州西湖和扬州瘦西湖并称为中国四大西湖。苏轼做颍州太守时,对西湖进行了疏浚,建有苏堤、苏碑,遍植垂柳、花卉。 观家书一封只缘墙事聊有所寄 清代·张英 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 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这里说的是,安徽桐城的六尺巷。 六尺巷,位于安徽桐城市,全长米、宽2米,建成于清朝康熙年间,巷道两端立石牌坊,刻有“礼让”二字。这首“让墙诗”就出自六尺巷的一段历史典故。 陋室铭(节选) 唐代·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这篇 的《陋室铭》,创作于安徽和县。 作者因参与了王叔文的“永贞革新”,反对宦官和藩镇割据势力,但革新失败被贬安徽和州县任通判。期间遭当地知县三番五次故意刁难,遂愤然写下这篇《陋室铭》。 高晓松说,人生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可是,如果苟且的日子太久,会不会就连诗和远方,也没有了期待呢? 桐城六尺巷 图片来源/百度 文字来源/周群《原来安徽这么美》 图文编辑/青梅煮酒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uanmutonga.com/cmtcd/93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