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康路上丨湖南祁东能人返乡拔穷根红
马杜桥乡位于祁东县西北部,是全县最为偏远的山区乡。9月13日,祁东县马杜桥乡众善种植养殖合作社的猕猴桃园开园。红网时刻9月14日讯(记者姜珊通讯员彭建华何晓晓胡春雷)9月13日,祁东县马杜桥乡众善种植养殖合作社的猕猴桃园开园,务工的村民们忙着采摘,妙语连珠的主播正在藤蔓下直播带货。据悉,这个猕猴桃基地由返乡能人蒋松林于年兴办,总面积亩,整体投资超过万元。马杜桥乡位于祁东县西北部,是全县最为偏远的山区乡。因自然条件的原因,马杜桥乡大山苍茫,田土稀少,全乡6个村不足人。年建档立卡贫困户达户人,贫困综合发生率达到25%,是省级贫困乡。近几年,马杜桥乡积极实施“引老乡、回故乡、建家乡”策略,努力实现“能人回、产业兴、穷根拔”目标。蒋松林原来在广东中山市经营一家广告礼品厂,有多名工人,年产值多万元。年,他在家乡乐园村创办了众善种植养殖合作社,让许多贫困户在家门口找到了工作。回水村村民肖晓民,大学毕业后一直在广州做外贸生意,十年前月薪就有美元,但生活富足的肖晓民毅然决定回到马杜桥,创办了回水科技农业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年,肖晓民流转余亩荒山,投资多万元种植吴茱萸,走出了一条中药材种植、加工、销售的新路子。同时,他还将废弃的茱萸籽和枝杆磨成粉,用来养鸡,创造了具有独特风味的马杜桥“药鸡”品牌,十分畅销。星桥村村民王建军,在外从事房地产、桥梁建筑和高铁碎石场等业务,率先走上了致富路。为了帮助乡亲们脱贫,他投资万元在家乡创办了种植合作社,种植了亩黄桃、油茶,还硬化了3.5公里村组公路,安装了盏太阳能路灯,所有的用工全部聘请村里贫困户。像蒋松林、肖晓民、王建军一样心系桑梓、返乡创业的马杜桥人,全乡有50多个。他们充分利用大山资源,创立各类能人产业合作社15个,因地制宜发展药材、油茶、水果种植、特种养殖和旅游等产业,吸纳贫困户入股。据统计,目前马杜桥乡90%以上的贫困户都加入到了各个产业合作社,除了每年分红外,贫困户劳动力每劳动一天,至少能拿到80元工资。此外,返乡能人们还为愿意单干的贫困户和外地农户免费提供种苗、技术,带动了一批种养专业户走向正轨。因为一大批能人回乡创业,马杜桥乡商会也应运而生,为全乡的脱贫攻坚立下了汗马功劳。目前,商会已达成回乡投资意向的项目共9个。其中,湖南马杜桥食品有限公司、绿园春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等项目已落地生根,总投资超2亿元人民币。同时,马杜桥乡“回”“引”兼顾,收到良好效果。年引进的俊宇农业公司,加大土地流转力度,实现新开发荷花田亩,青蛙养殖基地亩,黑糯米种植50亩,红心猕猴桃及百香果等特色水果种植50亩,向日葵及格桑花种植50亩,投放荷花鱼鱼苗8万斤。此外,该公司依托现有开发土地,积极打造观光农业旅游区,5年共实现帮扶贫困户户人,累计发放劳务工资80余万元。如今的马杜桥乡,6个省级贫困村已全部摘帽出列,全乡建档立卡贫困户未脱贫仅有16户44人,贫困综合发生率下降至0.29%。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uanmutonga.com/cmtgx/12832.html
- 上一篇文章: 岐阳梧桐起凤环,鹭兮鹭兮寻不见上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