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溃疡是湿热之象,跟上火和缺乏维生素,
说到口腔溃疡,肯定很多人会说,这要么就是上火,要么就是缺乏维生素了,降降火或者补充点VC不就好了吗? 其实,在中医看来,口腔溃疡根本跟体内有火、缺乏维生素无关,实际上是体内有湿热内盛的表现。 我接诊过一名患者,她从3年前开始,嘴里就开始陆陆续续长溃疡,几乎是好了长长了好,根本不给口腔没有停歇的机会。此外大便干燥,便秘严重。 患者因为口腔的溃疡寝食难安,吃也吃不好,睡也睡不好,到处问医无果后,就来看了中医。 刻诊,见患者当时唇内有两处溃疡,黄豆那么大。溃疡面灰白色,而且局部肿而发热。同时,患者口气较重。 细问,患者又便秘的情况,几乎是3天一次,而且干结。腹部还有胀满。 观察患者,发现脉象弦滑、舌苔薄白、舌淡,舌边有齿痕,舌体较为胖大。 于是,我拟方:生大黄,厚朴,炒枳实,茵陈,焦栀子,生石膏,藿梗,苏梗,炒苍术,茯苓,败酱草,生薏苡仁,炒薏苡仁,砂仁,当归。 患者用10剂以后,溃疡痊愈,大便成形顺畅,口气减轻。原方稍作加减,继续投用5剂后,患者诸证悉平,完全康复,而且溃疡半年都未曾复发。 患者的口腔溃疡多年不愈,实际上跟体内的湿热脱不了干系。 他舌体胖大,舌边有齿痕,舌淡,脉弦滑。这都是湿热之象。 《诸病源候论》就告诉我们:“心气通于舌,脾气通于口,热乘心脾,气冲于口与舌,故令口舌生疮也”。 就是说,我们的口腔直接和脾胃连接。脾胃有热,上犯于口腔,所以就容易发生口腔溃疡。再加上患者的脾胃湿热之象明显,更坐实了湿热型口腔溃疡。 大黄泄热通便,厚朴和枳实可以行气散结。茵陈,利湿热,栀子,清热利尿。大黄,可以排解热邪。 石膏清阳明之热,以藿梗和苏梗理气消胀,当归润肠通便。苍术、茯苓、薏苡仁、砂仁四味药,可以化湿健脾,去除湿邪。败酱草,清热解毒、祛瘀止痛。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uanmutonga.com/cmtgx/13485.html
- 上一篇文章: 总是爱上火,一般跟这五个脏腑有关系,教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