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思,多指彼此思念,尤其是男女之间的爱慕和怀念。相思这个词源于古代汉语,通常用于描述恋人、夫妻或亲友之间的深情思念。在古代诗词中,相思常常被用来抒发对远方爱人的深深思念。比如李商隐的《相思》,表达了对亡妻的沉痛悼念。

古往今来,讲相思的爱情诗词数不胜数。

今天要说的,不是爱情里的相思,而是友情里的相思。

《送沈子福归江东》

唐·王维

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桨向临圻。

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

这首诗是诗人在长江上游送别友人沈子福顺流而下归江东时所作的。

王维送归友人沈子福,以春色喻相思,表达自己与友人的深厚友情。

他说:你从江上归去,愿江南江北的春色包围着你;我的牵挂和祝福也和这春色一样,时时刻刻包围着你,陪你一路前行。

有春天的地方,就有我对你的思念。

《相思》

唐·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曾经一度以为这首诗是写给情人的,所以在给心仪的男孩写情书时,还借用过这首诗。后来才知道这首诗是表达友情的。

这首诗还有一个别名叫《江上赠李龟年》。李龟年,唐代音乐家,被后人誉为“唐代乐圣”,河南洛阳人,李景伯之子。出身赵郡李氏。李龟年和兄弟李彭年、李鹤年创作的《渭川曲》特别受到唐玄宗的赏识。安史之乱后,流落到江南(此处指唐朝的江南,唐朝的江南在今湖南省;唐朝的江左在今江南地区),每遇良辰美景便演唱几曲。

红豆生长在南国的土地上,每逢春天不知长多少新枝。希望你尽情地采集它们,因为它最能寄托我对你的相思之情。

《长相思·以书寄西泠诸友即题其后》

清·吴锡麟

说相思,问相思,

枫落吴江雁去迟。

天寒二九时。

怨谁知?梦谁知?

可有梅花寄一枝?

雪来翠羽飞。

这首词是吴锡麒在思念远在西泠(杭州西湖附近)的友人时所作。通过描绘秋日景象等手法,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思念。

诗人见枫叶飘落,想起了远在西泠的友人。相传雁能传书,可词人却嫌大雁太慢太迟,无法及时传递他对友人的思念。他希望友人能寄一枝梅花过来,聊慰心中的思念。

"谁解我心头怨?谁窥我梦中念?”这份又怨又梦的情怀,深沉如海,其思念之浓烈,丝毫不减于缠绵悱恻的爱情。

《琴调相思引·送范殿监赴黄冈》

宋·贺铸

终日怀归翻送客,春风祖席南城陌。

便莫惜离觞频卷白。

动管色,催行色;动管色,催行色。

何处投鞍风雨夕?

临水驿,空山驿;临水驿,空山驿。

纵明月相思千里隔。

梦咫尺,勤书尺;梦咫尺,勤书尺。

贺铸(—),北宋词人,字方回,自号庆湖遗老,祖籍山阴(今浙江绍兴),生长于卫州(治今河南卫辉)。曾任泗州(治今江苏盱眙)、太平州(今安徽芜湖一带)通判。晚年退居苏州。好以旧谱填新词而改易调名,谓之“寓声”。

远在他乡的贺铸无时无刻不在思念家乡,渴望归去,可惜一直未能如愿。如今却要送别挚友回归故乡,“客中送客”,更添了几分愁绪。

久未归家的贺铸,送友人归乡,思乡和对友人的不舍之情一起涌上心头。

借酒消愁愁更愁。贺铸想到友人归去的路上需要穿越千山万水,独自在驿馆里度过一个又一个孤独的夜晚,那种凄凉,词人感同身受。

《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唐·李商隐

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唐文宗大和八年(年),李商隐告别崔雍崔衮,旅宿在骆姓人家的园亭里,寂寥中无比的思念崔雍、崔衮两位从表兄弟,遂写下此诗。

骆氏亭与长安中间隔着千水万水,路途迢迢,诗人的思念之情宛如随风飘荡的游丝,悠悠然飘向友人所在的长安。

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会倍加思念亲人友人,思念的情绪,会变得更加浓烈和悠长。

《移居二首·其二》

东晋·陶渊明

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

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

农务各自归,闲暇辄相思。

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

此理将不胜?无为忽去兹。

衣食当须纪,力耕不吾欺。

晋安帝义熙六年(年),陶渊明隐居上京。旧宅失火后,只能暂时以船为家。两年后移居浔阳南里(今江西九江城外)之南村村舍。《移居二首》即为移居后不久所作,此诗为其中之一。

隐居后的陶渊明与邻人融洽相处,朋友过门时,相互招呼,若有酒便共饮。农忙时节各自忙碌、闲暇时相互思念。诗人与邻人虽然忙碌于农事,但闲暇时仍不忘相聚。

真正的友情,是就算多年未见,再见面时依旧没有任何隔阂和生疏。

《饯别王十一南游》

唐·刘长卿

望君烟水阔,挥手泪沾巾。

飞鸟没何处,青山空向人。

长江一帆远,落日五湖春。

谁见汀洲上,相思愁白蘋。

诗人望着友人远去的船只,在茫茫的烟水之中渐行渐远,虽早已看不见友人的身影,却依旧频频挥手,直至泪水沾湿了衣襟。一个“望”一个“挥手”,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不舍之情。

友人的船只已经消失在长江的尽头,但诗人依旧站在原地,他的心随着友人远去,想象着友人在夕阳下的五湖(太湖)边欣赏春色的情景。

“谁见汀洲上,相思愁白蘋。”诗人从想象中回到现实,发现自己仍然独自站在汀洲之上,望着秋水中的白苹花(一种水草),心中充满了对友人的相思。“愁白苹”不仅是对水草的描写,更是诗人内心愁绪的抒发。

《偶作寄朗之》

唐·白居易

历想为官日,无如刺史时。

欢娱接宾客,饱暖及妻儿。

自到东都后,安闲更得宜。

分司胜刺史,致仕胜分司。

何况园林下,欣然得朗之。

仰名同旧识,为乐即新知。

有雪先相访,无花不作期。

斗醲干酿酒,夸妙细吟诗。

里巷千来往,都门五别离。

岐分两回首,书到一开眉。

叶落槐亭院,冰生竹阁池。

雀罗谁问讯,鹤氅罢追随。

身与心俱病,容将力共衰。

老来多健忘,唯不忘相思。

这是白居易写给友人皇甫朗之的一首诗,表达对他的思念之情。

白居易觉得来到东都(洛阳)后,生活更加安闲适宜。他觉得分司时的清闲胜过刺史,而辞去官职后的生活又胜过分司。

诗人觉得最开心的事情,莫过于有了朗之的陪伴。下雪时他会去朗之家拜访,不是花开时节则不相约,展现了二人深厚的情谊。

随着时光的流逝,诗人逐渐衰老,开始有了无尽的无奈和感慨。尽管如此,他依然没有忘记那些美好的回忆和深厚的情谊。最末一句“老来多健忘,唯不忘相思”为千古名句,深情而动人地展现了诗人对过去时光的深深眷恋。

“老来多健忘,唯不忘相思。”

白居易说:虽已年老记忆减退,但我从未忘却思念你。

《江神子·恨别》

宋·苏轼

天涯流落思无穷。既相逢。却匆匆。

携手佳人,和泪折残红。

为问东风余几许,春纵在,与谁同。

隋堤三月水溶溶。背归鸿。去吴中。

回首彭城,清泗与淮通。

欲寄相思千点泪,流不到,楚江东。

这是苏轼从徐州调任湖州时所作,抒发了作者对徐州风物人情无限留恋之情。

苏轼在离愁别绪中融入的深沉身世之感,将积郁的愁思注入即事即地的景物之中,情感深沉而怅惘。

苏轼是把徐州当成了他的故乡,此番调任湖州,估计不会再有机会回徐州了。所以他想托清泗流水把千滴相思之泪寄往徐州,无奈楚江(指泗水)东流,不解人情,相思难寄,让人怅然若失。

“流不到,楚江东”,一声叹息。

相思,不仅仅是男女之间的情谊。对亲人,对友人,对家乡,对祖国,都可以用相思来表达。

你还知道哪些表达思念友人的诗词,欢迎留言告知。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uanmutonga.com/cmtls/135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