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要睡觉的9种花,少水断粮是
文:百花姐姐 你是否有这样的经历: 夏季一过,就会收获一摞“空花盆”,明明很皮实的花,扛过了寒冷的冬季,却死在了夏季,心疼不已。 究其原因,是因为有一些花,天生怕热,当环境温度比较高时,它的生长会受到抑制,在养护方式上要做一些改变,“少水、断粮”才是上策,千万别舍不得。 一、君子兰君子兰在冬、春开花,夏季休眠,所表现出来的状态是叶片发软、没有光泽、不长新叶片,甚至老叶发*、长叶斑,养护不当容易烂根、烂叶芯。 度夏方法: 当君子兰有休眠的迹象时,首先要做的就是加强通风,让空气流动起来,一是起到降温的作用;二是避免闷根的情况发生。 在养护上,要减少浇水的频率,在盆土非常干燥时,可以选择稍微凉快点的晚上浇水,浇水后要保持整晚通风,让土壤里的多余的水分尽快蒸发掉,不然第二天中午的高温容易使君子兰闷根。 二、天竺葵 天竺葵花型及花色丰富,花叶俱美,是家庭盆栽佳品。 一到夏季,天竺葵也会变个模样,花量减少,很容易*叶,失去了往日的风采,甚至出现黑腐、烂根的健康问题。 度夏方法: 天竺葵是新枝开花的花卉,我们不妨把它的枝条短截,既可以加强通风、保存养分,秋凉恢复生长后,还会爆发新枝,它们才是开花的主力*。 在养护上,要把天竺葵移到阴凉、通风的位置,盆土不干透不要浇水,干透后,在晚上温度下来后浇一次透水,整个夏季不要施肥,出现*叶及时清理即可。 三、长寿花长寿花的花期超长,能从10、11月开到第二年的4、5月,进入6月后,随着气温变高,长寿花不再开花,生长缓慢,就像“睡觉”了一样。 在这个阶段,长寿花极容易出现茎黑腐的现象,明明上面的叶片还非常翠绿,摸下底部的枝干,已经发黑变软了,绝大部分长寿花“挂掉”,都是因为黑腐的问题。 度夏方法: 当环境温度比较高时,把长寿花移到阴凉、通风的环境中,保持盆土的干燥,当盆土完全干透,晚上看到顶部的叶片有打蔫的迹象时,再适当补充水分,不要施肥,等秋凉就会恢复良好的生长状态。 四、蟹爪兰蟹爪兰和长寿花一样,进入夏季后就会结束花期,进入休眠期。所表现出来的状态是,叶片变薄发软,太阳一晒就发红,像多肉一样。 休眠期的蟹爪兰,比较容易出现烂根及茎黑腐的问题,只要管不住手,可能一次浇水就给“送走了”。 度夏方法: 蟹爪兰的最后一茬花开完后,不仅要掐掉残花,连带掐掉一部分叶片,一加仑大小的花盆,留3—5节茎节就可以了。 然后把蟹爪兰移到光线明亮的位置,别暴晒,别施肥,等盆土干透后,再浇透水,别让根系旱死。 五、铁线莲铁线莲也是夏季休眠的花卉,入夏后,很多花友发现自家的铁线莲,枝叶枯*,像枯死了一般,这个时候丢掉就可惜了。 只要铁线莲的枝条上的芽点是饱满的,剥开枝条的外皮,里面是翠绿色的,这代表它只是休眠而已。 度夏方法: 休眠后的铁线莲,只需要把它移到阴凉、通风的位置,不需要浇水和施肥,等到秋凉后,自己就会重新发芽,恢复生长。 六、倒挂金钟倒挂金钟的小花朵非常奇特,颜值高,又好养,唯一的缺点是“怕热”。 到了7、8月比较热的天气里,倒挂金钟的状态就像缺水一般,叶片全都耷拉下来了,还频繁的*叶子,感觉没救了,其实它只是“休眠”。 度夏方法: 进入夏季后,就要把倒挂金钟从阳台上移到太阳晒不着的位置来了,通风越良好越容易度夏。把枝条疏剪一下,盆土不干透别浇水,整个夏季不要施肥。 七、酢浆草酢浆草也是夏季休眠的植物,当环境温度比较高,叶片看起来不鲜艳,并且不长新叶的时候,甚至有叶片开始枯*,说明它已经休眠了。 度夏方法: 如果酢浆草枯*比较严重,可以把植株都修剪掉,土里的种球挖出来,装在袋子里,放在阴凉、干燥的地方。等到秋凉的时候,重新栽种到土里,是可以重新发芽、生长的。 八、金枝玉叶金枝玉叶属于多肉植物,温度比较高时,它的长势会受到抑制,不再长新叶了,我们一般也称它“休眠”,这时的金枝玉叶会打蔫、容易*叶,甚至黑腐、叶片化水。 度夏方法: 将金枝玉叶移到光线明亮且通风良好的位置,盆土干透,并且叶片微皱时,可以少浇一些水,千万别施肥,耐心等待高温天气过去,等到气温降下来,金枝玉叶会重新恢复精神。 九、多肉大部分品种的多肉都比较怕热,在夏季容易出现各种健康问题,比如摊大饼、晒伤叶片、叶片化水、黑腐等,即便是养多肉的高手,夏季“挂掉”几盆多肉,也是非常正常的事情。 夏季养多肉,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安全度夏,只要度过了夏天,再去追求养胖、变美也不晚。 度夏方法: 良好的通风是帮助多肉度夏的一大利器,然后是适当遮阴,保持盆土的干燥,底部的叶片不发皱、变软不去浇水。 浇水时间选择晚上8点以后,浇水后更要加强通风,让盆土里的水分尽快蒸发掉,别施肥,这段时间叶片会返绿、松散、变丑,也别心疼,只要安全度夏,一切都有机会。#百度家居大师团#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uanmutonga.com/cmtxw/11926.html
- 上一篇文章: 真正骨子里坚强的人,大都吃过这些苦不简
- 下一篇文章: 皮肤瘙痒止痒方湿疹荨麻疹手足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