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本文由小陈茶事旗下岩茶课堂原创丨首发于百家号:岩茶课堂丨作者:李麻花《1》喝茶,开心最重要。时光宝贵,来去无痕,过得尽情自在最关键。对麻花而言,平时最放松逍遥的时候有三点。一躺着,二晒太阳,三喝好茶。一杯好喝的岩茶,以香甘清活为贵,以岩骨花香为贵,以细腻稠润为贵。不论如何,能给人带来愉悦味蕾体验的茶汤,都不该苦涩明显。若喝茶享受的美妙乐趣,换成了喝一碗苦汤。怎么想,怎么选,都觉得不值嘛。这天麻花收到了茶友的一条反馈,很惊讶。ta说,这天心岩肉桂的第一泡,就好苦好涩啊。这咋回事?《2》春节后不久,麻花在喝那款天心岩肉桂时,感受可是大不相同。它的味道,不苦不涩。并且,茶汤入口淳和细腻,汤水清新明快,回甘甜意轻柔。对比以往,喝到的同一处山场的肉桂,感受不太一样。往常喝过的天心岩肉桂,因山场环境日照相对充裕的缘故,造就了其辛辣风格,桂皮香浓郁、辛锐,像红楼里的凤姐的性格。不过,今年首推出的天心岩肉桂,表现不一般。茶汤中的桂皮香馥郁、尖锐,犀利,专属肉桂的品种特征明显。不过,当小口的细啜茶汤时,汤水又淳、又柔、又细腻。茶汤滋味绵柔,且清韵袅袅。汤水咽下喉后,唇齿生香,口腔内倍感清爽放松。属于足火岩茶的焦糖香,迷离的缠绵在嘴巴里,回甘甜意清柔。是的,它是标准的足火肉桂。并且是从去年就一直在焙火,越过了腊月,越过了正月。等焙到足而透之后,放到第二年。现在再去喝它,滋味层次表现如此繁复,精彩绝赞,实在难得。看来,麻花相熟的那位天心村茶农C,不声不响之间,他家的制茶技艺又精进了不少哇!刚一开年,就专门送来这个大惊喜。《3》话说,那款麻花喝起来,滋味感觉淳和清柔的天心岩肉桂。怎么会让那位茶友觉得,第一泡就又苦又涩呢?难不成,是泡法出错了?这一问,还真是。那位茶友泡茶,用的工具不是盖碗,而是一把小巧迷你的紫砂壶。投茶比例不对,再加上出水速度慢,直接让茶给闷苦了。从茶友发来的图片看,那把迷你西施壶,看起来还没一个橙子大。盲猜过去,容量最多是在90ml-ml。捧在手心,特别娇小玲珑。而一泡天心岩肉桂,克数是稳稳的8克。旁的先不说,这茶水比例看着就明显不对。茶多,水少,茶汤味重浓酽,喝起来当然会苦。正确的冲泡武夷肉桂,建议用白瓷盖碗。-ml的水量,搭配8克干茶。才是合适的比例。另外,我们喝肉桂,很重要的一个内容是喝香气。紫砂壶的材质,介于瓷和陶之间。泥料没有经过超高温的烧结,再加上没有施釉。紫砂壶内部的“气孔率”很大,透气性好,像一块海绵。冲泡肉桂时,一注入滚水泡茶,紫砂壶的毛孔张开。容易吸收不少香气,削弱了肉桂的香气表现。等到后几冲泡茶时,这部分原先吸收进紫砂内部的香气,又逸了出来。干扰了后面每一冲茶汤的香气。从这紫砂壶的“吸味吐味”特性来看,麻花就觉得它不适合泡好茶。可供观赏,泡茶实用不高。《4》紫砂壶泡茶实用性不强的另一处硬伤,在于出汤速度慢。因为,它是一个“壶”的结构,壶嘴小,不能干净利落的倒出茶汤。譬如,那位茶友的西施壶,壶嘴的器型设计就是又细又窄。泡岩茶时,用上了这样的紫砂壶泡茶,茶汤通过极窄的通道,呈现细柱状出汤。等到不少汤水,缓缓倒出后。剩余在壶内的茶汤,淅淅沥沥的滴出。等到最后,大部分茶汤都倒出后,壶底还是会有一部分的茶,沥不干净。在紫砂壶冲泡岩茶肉桂的过程中,倒出茶汤时还容易受到障碍——壶嘴被泡开的茶叶堵住。一旦茶汤倒出的唯一通道被堵塞后,出汤的过程更是艰难。于是,以往喜欢用紫砂壶泡茶的朋友,茶桌上会常常备一个小工具——茶针。用来“疏浚”,让壶嘴能够恢复顺畅的出汤。由此可见,天心岩肉桂为什么第一冲就会泡苦的原因,背后的内幕主要在于紫砂壶。其一宗罪,壶嘴小,细柱式缓缓出汤;其二宗罪,囿于器型的局限,茶汤沥不干;其三宗罪,出汤口易堵塞,影响出汤速度。种种前因后果相加,白白的让一款师出名门,根正苗红的天心岩肉桂,被泡得极其苦涩。《5》泡正岩肉桂,第一泡的出汤速度,要快。按正常的盖碗冲泡,一手注水完毕后,另一手倒出茶汤。顺着盖碗的开口,茶汤呈瀑布状快速倾倒。短短几秒,就能快速的泡好一杯茶。严格从快出水时间要求看,从注水开始计时,等到大部分茶汤的倒出,这段泡茶时长,应该是7-8秒。超过这个范围,注水冲泡后久久不倒出茶汤,很容易将茶味闷苦。因为在这段泡茶过程中,肉桂长时间的浸泡在水里,内部的茶多酚、咖啡碱过量浸出。按浙大茶学院的王教授观点,茶叶闷泡了会苦涩,是因为在茶叶闷泡的前1分半钟,这些茶叶当中三分之二的咖啡碱被释放了出来。也就是说,如果将肉桂闷着喝,那么在喝第一泡茶汤时,有整泡茶三分之二的咖啡碱。这难怪,味道会喝起来又苦又涩。因为原本这些咖啡碱,按正常的泡茶方法,需要均匀地分布在每泡茶里。从第一冲,到第十冲,甚至第十五冲,缓缓的释放。咖啡碱,味苦,是茶味的基础组成。所有的茶叶当中,都含有咖啡碱。区别在于咖啡碱的含量是高是低,其它风味物质和养分物质,含量是多是少。故而,所有茶叶但凡是直接闷泡,都会释放出过量的咖啡碱,都会苦和涩。这个规律通行适用,包括本篇的主角,天心岩肉桂。试想,产在正岩核心,焙火足而透彻的天心岩肉桂,内部的茶味物质,肯定是很丰富的。泡茶时,直接拿去一闷了之,慢慢出汤。肯定得让茶味泡坏了,泡毁了,泡苦了!《6》天心岩,也有人称天心峰。它的地处位置,是块风水宝地。位于牛栏坑西端,九龙窠的山腰,属于景区的中央。它的山场优势,堪堪比正岩的心脏。打开某度地图,就能够发现,它的位置,刚刚位于这三坑两涧的中间地带。身为正岩中的正岩,核心中的核心的天心岩肉桂,本该是安享尊荣。然而,不按正确方式冲泡,第一冲直接闷泡,慢出汤。再好的岩茶,也经不起这样的折腾!版权声明:本文归小陈茶事李麻花原创撰写,任何媒体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欢迎茶友们转发至朋友圈。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uanmutonga.com/cmtxw/120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