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蛰乍暖还寒,参暖身
二月节。《夏小正》曰正月启。蛰,言发蛰也。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 一声霹雳醒蛇虫,几阵潇潇染紫红。 惊蛰,古称“启蛰”,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标志着仲春时节的开始。 惊蛰之前,动物入冬藏伏土中,不饮不食,称为“蛰”;到了“惊蛰”,天上的春雷惊醒蛰居的动物,称为“惊”。故惊蛰时,蛰虫惊醒,天气转暖,渐有春雷,中国大部分地区进入春耕季节。与此同时,人的身体也处在从“蛰”到“醒”的过程。但是此时气温仍然较低,正处乍寒乍暖之际,“冷惊蛰,暖春分”,防寒保暖仍不可大意。 惊蛰的风常用来作为预测后期天气的依据。如“惊蛰刮北风,从头另过冬”、“惊蛰吹南风,秧苗迟下种”。 惊蛰雷鸣最引人注意。所谓“未过惊蛰先打雷,四十九天云不开”。现代气象科学表明,惊蛰前后之所以偶有雷声,是大地湿度渐高而促使近地面热气上升或北上的湿热空气势力较强与活动频繁所致。“惊蛰始雷”的说法与沿长江流域的气候规律相吻合。越往南时间越提前,越往北时间越延后。 惊蛰养生惊蛰之后,天气开始正式回暖,清单的食物有助于人体机能的复苏,促进新陈代谢。惊蛰之后的养生仍在于养肝健脾,而此时气温还是普遍偏低且有些干燥,较容易上火,在日常饮食中在补气的同时应适当增加生津润肺的食物。早晚温差较大,在此季节不适合使用偏凉的食物,入口的食物以暖食或常温为宜,温润肠胃。 总结有三点: 饮食要以清淡为主。 多吃生津润肺的食物。 不要食用冰冷食物。 推荐食材: 补气: 人参,《神农本草经》记载:“人参,主补五脏,安精神,定*魄,止惊悸,除邪气,明目,开心益智,久服,轻身延年”。 润肺: 银耳,性平,味甘、淡、无*。银耳具有润肺生津、滋阴养胃、益气安神、强心健脑等作用。 雪梨:味甘性寒,具生津润燥、清热化痰之功效。 春笋:味甘,性寒,具有利九窍、通血脉、化痰涎、消食胀等功效。还能清胃热、肺热,安神,可改善支气管炎痰多之症,在食疗食养中被广泛应用。 推荐食谱: 冰糖雪梨人参汤,银耳人参补气粥,春笋人参羹等。 龙参部落, 一个致力于人参文化研究与推广的平台。 龙参部落, 家人参文化传媒公司。 龙参部落, 期待您的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uanmutonga.com/cmtxw/6331.html
- 上一篇文章: 它是看起来不起眼的野草,却是治疗水肿的良
- 下一篇文章: 春天里,来一杯欢喜茶,让生活透着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