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肝胆实火泻肝胆湿热中药之龙胆草
龙胆草,又名龙胆,首载于《本经》,为龙胆科植物条叶龙胆、龙胆、三花龙胆或坚龙胆的根及根茎,以根粗长、味极苦、无茎叶及杂质者为佳。《本草纲目》认为因其“叶似龙葵,味苦如胆,因以为名”,可见本品是根据形状、味道而得名。龙胆草植株矮小,花朵相对大而美艳,顶生而直立,其花之开也,不在春夏,而在深秋。诸花凋零之时,龙胆盛开之际。遍野萧条,而龙胆紫艳,深山一美景也。晒干的龙胆草根油油润润的,味苦(内经讲火味苦,只有苦味才能把火气收藏住),之所以味苦,因为只有苦味才能收藏精气。苦味药里面,龙胆草是气收得最为致密的一味药。与*连相比,*连的苦味类似于按压、镇压,而龙胆草的苦味是密闭的封藏。龙胆草单味水煎冷湿敷即可治疗急性渗出性皮肤病,或与他药配伍。有一个药方叫除湿汤,龙胆草9g,白茅根30g,生地、大青叶、车前草各15g,生石膏30g,*芩9g,六一散15g,水煎服,可以治疗急性湿疹、过敏性皮炎、药疹、带状疱疹、疱疹样皮炎、丹*、玫瑰糠疹等。《本草纲目》记载龙胆草:“除胃中伏热……益肝胆气。”龙胆草味极苦性大寒,属于大苦大寒之品,归经也很单纯,限于肝胆经,能够清肝胆实火,泻肝胆湿热,所治病证是肝胆实火证和肝胆湿热证,此证除患者主诉外,常伴有口苦、舌红、苔*或*腻等。龙胆泻肝汤以胆草为主药,并佐以芩梔木通等,分量均较重,乃苦寒重剂,非肝胆实火或挟湿者不能用,纵有此证,亦必首先诊察其脾胃是虚是实。实者可用,虚寒者禁用。如非用不可,应当加减化裁,斟酌用量。如胃热津伤者,即使肝胆热盛,龙胆木通等亦须慎用。因苦寒虽有泻热之功,然最易化燥伤阴,故阴虚津伤者禁用。张锡纯认为:“龙胆草味苦微酸,为胃家正药。其苦也,能降胃气,坚胃质;其酸也,能补益胃中酸汁,消化饮食。凡胃热气逆,胃汁短少,不能食者,服之可以开胃进食。”现在也有很多医家认为小剂量的龙胆草可以开胃,既然能开胃就可以看做是肝疏健脾的表现。有学者发现龙胆草治疗脱发也有疗效。中医认为现代社会由于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压力加重,精神负担也随之加重,脱发患者越来越多见。用龙胆草9—12克治疗后,食欲改善,体质增强,面色红润,睡眠良好,脱发逐渐改善。龙胆草药物多为苦寒之性,泻火力较强,很容易伤阳气,内服易伤脾胃,所以它不适宜脾胃虚寒和阴虚阳亢之人。同时,龙胆草切不可多服久服,大剂量服用龙胆草对胃肠道也有不良影响,会阻碍消化,并可能有头痛、面红、头晕、心率减慢等症状出现。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uanmutonga.com/cmtxw/6895.html
- 上一篇文章: 神奇的中医单验方收藏研究
- 下一篇文章: 上篇中药分类性味功效表格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