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文化八月奓,九月*
北京湿疹中医医院 http://pf.39.net/bdfyy/dbfzl/210405/8814597.html奓,荆楚方言读音:楂,是张开的意思。少年时代搭班车去武汉,路过奓山,听到身旁有外地客指着路牌说:“爹山到了。”心中便升起一丝作为湖北人的小小得意。荆门有一首童谣:“八月奓,九月*,奓起胯巴你来尝!”八月奓,其形略似香蕉。农历八九月成熟果皮开裂,这就是荆门方言的“奓”。说句心里话,十多岁在这个季节上山割草,一半是因为惦记山里的各类野果。山枣、山桃、山里红、山葡萄等各有地道的美味,但都不如八月奓的味道来得“洋”气。八月奓也叫野香蕉,果肉雪白,果肉内的黑色种子似黑芝麻,味道亦如香蕉般香甜细腻。那时候的水果店,国营土产公司的货栈,国光苹果每斤五毛三分,香蕉每斤三毛六分,都不是寻常人家敢于消费的。所幸,我有一个秘密的“香蕉园”,聊以解馋。 一 十年前八月,我偶然跟晚报同事汪兵洋说起八月奓,荆门的土香蕉。老汪天门佬,湖区长大的没见过这宝贝,表示十分神往。我于是和他驱车往长岗岭东坡,我们小时候常去的那片“香蕉园”里。可惜那次我们去得稍晚了一步,“奓”开的八月奓只剩下空壳,果肉都到了鸟儿的肚子里。聪明的小鸟啊,都是美食家。此刻,树上两只鸟儿正相互用喙梳理羽毛,显得很从容。老汪明显沮丧,我满怀歉意带他往曾庙村方向走,终于在“大风车”下的林子里找到了几棚八月奓,还捎带采到了一片山里红。老汪吃着,兴奋地像孩子,他说:“我要带回家去,这是我带给女儿的 礼物。” 次年的八月某天,好友老杜和我,两家人同游钟祥大口森林公园。午餐后在前往鹰子洞的路上,我的小儿子突然哭了。他羡慕杜家的佩伦小弟弟有哥哥领着,而自己的哥哥不在身边,哭得很伤心。正无可奈何,我突然眼前一亮,看到了路边林子里八月奓的藤蔓。我大声问:“孩子们,想不想吃八月奓?” “什么是八月奓?” “八月奓,就是土香蕉。” 别说孩子们了,我妻子、老杜夫妇都没见过八月奓。我于是吟诵童谣:“八月奓,九月*,奓开双手给你尝!”我略作修改,“雅”了一点,意思差了许多。 于是,女人孩子们在欢呼雀跃中钻进林子,大家采摘着、品尝着,皆大欢喜。 最近去长岗岭是十多天前,为“荆当远之歌”的排练,东宝区文旅局小李带着我们去东宝文体中心的新排练大厅。她们排练着,我一个人坐在门口水边的凉亭里拍照,对面龙凤山下的长岗岭,现在已经辟为东宝公园。我的“香蕉园”,当然早已经不复存在了。 二 周二接到报社老同事冯永芳电话,让我周四带她去看八月瓜,我纠正说:“八月奓。”随即把栗溪种植八月瓜的老王电话给她。几年前,老王跟我说准备种植八月瓜。我说好,但希望仍然叫八月奓,荆楚方言,有地域文化特色。老王说,“奓”字不好理解,也不好听,人家江苏、湖南已经种植成功,网络上叫瓜叫顺口了。 周四我推了一个约会,一早跟老王打电话,还是想亲自去看看。 冯永芳的先生,退休干部傅智也来了。他的尚迪环保科技公司在沙洋县拾桥镇,利用畜禽粪便和桔梗做有机肥,其“畜禽粪便肥料化利用复合式发酵技术”,是国家科技部认证的全国 技术。获得过第三届“中国创翼”创业创新大赛“创翼之星奖”,中国民营科技促进会颁发的“钟南山科技创新奖”等殊荣。 按照老王指引,我们来到栗溪镇新华村“李德平水果种植专业合作社”,一个叫傅家大屋的地方。 藤蔓满坡,绿叶成荫,果实累累。五十多岁的李德平介绍,这一片八月瓜有二十多亩。此外,他合作社供苗、技术带动的农户,全镇有一百多户。李德平妻子递过一个果子,比山上的野果大一倍有余,傅智接过来尝了一口,“好吃!”但接着说:“这是一味药材,药用价值远远超过水果价值。” 李德平说,药材取青果名叫预知子,果子*了、软了就只能做水果食用。八月瓜好种,幼苗一夜可长十公分以上,最多两年挂果,并且随藤龄增加产量递增,几乎是“一劳永逸”。当然,还要治理病虫害,比如蚜虫、白粉病等。蚜虫抽搐叶子,白粉病影响品相。另外,就是施肥了,八月瓜喜肥。傅智笑道:“我就是做肥料的,并且是有机肥。” 李德平一听兴奋了,说:“有机肥好哇,复合肥虽然能增加产量,但不敢多用。提高果子的品质,保证口感,还要靠有机肥。” 两个人谈得投机,说的都是农业生产技术术语,我们听不懂的。 ,李德平提出要去沙洋看看,购买“尚迪环保科技”的有机肥。 分手之际,我问:“你们引种的苗子是哪里的?”李德平笑:“买外地苗子,主要是学习他们的种植技术,我们山上有的是八月奓。”他随手指着路边一棚野生的八月奓说:“这个是五片叶子的,品种不行,好的品种名叫三叶木通。但我们有办法,通过培育优化,去掉两片叶子。”他手指上扬:“好的品种,都在我们大山里,我们现在都是自己培育苗子。” 傅智说:“光卖鲜果出路不大,要有深加工,至少做成半成品,才能提高产品附加值。”李德平表示早有此意,正在谋划中。 三 八月奓,学名预知子,为木通科植物木通的果实。拉丁学名(Akebiaquinata),《日华子本草》记载的药用价值:“治一切风,补五劳七伤。治痃癣,气块,天行温疾,消宿食,止烦闷,利小便,催生,解药*,中恶失音,发落,敷一切蛇、虫、蚕咬。”简直是宝。 预知子、木通,都是很有趣、有嚼头的名字。预知子,字面意思就是事先知道、先知先觉的读书人。木通更烧脑,木不是竹子,中间无孔如何通?“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 古代本草常将通草与木通相互混淆,或将两者视为一物。明代大药学家李时珍博学,在纠正了前人错误的同时,解答了“木通”,何以通的问题。李时珍说:“有细细孔,两头皆通,故名通草,即今所谓木通也。今之通草,乃古之通脱木也,宋本混注为一,今分出之。” 原来,八月奓青果入药之外,其茎梗也可以药用。而且它的茎梗中间有细细的孔道,两头都通,所以叫木通。 《汉书·刘向传赞》:“唯孟轲、孙况、董仲舒、司马迁、刘向、扬雄,此数公者,皆博物洽闻,通达古今。”通达古今的,当然称得起预知子了。 但是,我依然对八月瓜的叫法持保留态度。虽然,八月奓和瓜类都是一年生或多年生草质或木质藤本,基本呈现为藤本状,依附攀援才能生长。但八月奓为毛茛目木通科植物,瓜类属于葫芦目葫芦科植物。 木通不是瓜类,与瓜类不仅不同科,而且不同目,当然不通。即便都是“通”的,李时珍告诉我们,通草和木通也大有分别。木本植物与草本植物之间,是高大与低伏、栋梁与腐败、千秋与一岁,天上地下的不同。 八月奓,九月*! 作者:王君市传文协会秘书长 图片:傅智市传文协会志愿者微编:凡莉市传文协会副秘书长校对:李睿市传文协会副秘书长第37期总第期 →荆门民歌记录的土地革命 →在泪水中起舞 →主一个“敬”字 →“赤化”荆当远 →无私奉献一一从一张收条看荆门人民对全国解放之奉献 →“四野”的一张收条 →播撒革命火种的荆门求实中学→也讲“锅巴礼兴”→游玉皇阁→在圣庙隔壁读书→清代循吏郎锦骏→风雨圣庙→叶知*不筑城→在周棚→内方至于“大别”→《望海潮》与荆门孙状元→漳水东南流→探秘石岩洞→寻找紫盖洞天→豆腐城,铁石人→白云楼,与白云齐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uanmutonga.com/cmtxw/8987.html
- 上一篇文章: 医院转了大半年又回来了
- 下一篇文章: 太丑广州融创剧院遭疯狂吐槽,效果图还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