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從去處治是治標,從來處治是治本
白癜风 http://m.39.net/pf/a_4648924.html 很久沒寫小作文了,前幾天跟一朋友聊天,被問起“你不是學中醫的麼,怎麼說起西醫的理論了?”我的確學中醫,信中醫,但我從來不排斥西醫也不反西醫,而且,無論是一百年前西醫傳入中國還是如今中醫在西方世界大放異彩,大部分的聲音都是西醫人在反中醫、黑中醫,極少聽見中醫人反西醫。這是為什麼呢?如果要從深層去找原因的話,或許跟兩種醫學的治病思路有關。 幾乎不學醫的人也知道,我們發熱了要降溫、血壓高了要降壓、血糖高了要降血糖、血管堵了要疏通、長腫瘤了要切除……這就是西醫的治病思路——從疾病的去處下手。這樣治病當然有它的好處:短平快。那麼壞處呢?我們都不習慣深究我的血壓血糖是怎麼升上去的?血管是怎麼堵住的?腫瘤是怎麼長出來的?我們都會說“我生病了”,但只注意到“病”,卻很少關注過“我”。疾病不是我們的敵人,恰恰相反,疾病是我們的朋友,它在用這種顯現的方式提醒我們:你的身體健康出問題了,你該好好關照一下自己的身體和情緒了。楊師前幾天在回答扎針後病情反復的文章裡提到過一種反復,就是病人的疼痛問題通過針灸解決之後,過了一兩個月疼痛又回來了。病人不知道為什麼,以為要解決這個疼痛就得終身離不開針灸了。其實完全不需要,他只需要離開曾經的壞習慣,疼痛就不會回來。所有的疾病,都是我們自己“生”出來的,我們不良的飲食、作息、情緒,把病給生出來了。《黃帝內經》開篇上古天真論就把“盡終天年”的秘密告訴了我們: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妄做勞,恬淡虛無,精神內守。這樣就能形與神俱,真氣從之,病安從來?所以,從去處治病的壞處就是這次血壓血糖降下去了,可是一離開降壓藥降糖藥就又升回去了;這根血管放好了支架,過段時間另一根又堵了;這個腫瘤切掉了,過幾年其他地方又長了……而中醫診病,要整體審查,四診合參;中醫治病要八綱辨證,論證施治。無論是高血壓、高血糖,還是冠心病、腫瘤,通過辨陰陽虛實,陽病治陰、陰病治陽、虛則補之、實則泄之,來把身體調整到一個陰陽和合、不偏不倚的狀態。身體中正了,氣血通調了,疾病自然就消失了。所以中醫治病,會看到疾病的來處,會關注人體的狀態,也有人說成是“西醫治病,中醫治人”。中醫的確不像西醫那樣只治病不治人,但也不是只治人不治病,而是既治病又治人。這應該就是中醫人不反西醫的深層原因吧!中醫治病講求“急則治標,緩則治本”。一個熱閉神昏的危急病人,中醫人既不反對輸液降溫,也不反對安宮牛黃丸清熱啟閉,有啥用啥,有效就行。而且,對於治標的方藥,中醫均要求“中病即止,不可過服,以防傷正”。但是很多不明不白的人拿著上千塊錢一顆的安宮牛黃丸當補藥,有事兒沒事兒來一丸,甚至當成養生的炫耀品,就真的讓人無語了。有病沒病亂吃中藥,吃壞了就怪中藥害人;還有就是盯著中藥的*性不放,附子有*,南星有*,半夏有*,木通有*……這大概是反中醫的淺層原因。《黃帝內經》裡說“*藥從西方出”。看,中藥最早就叫*藥,當然有*,*性也叫偏性,中藥治病就是以*攻*、以偏糾偏。不*不偏,那是五穀,所以五穀可以天天吃,藥不能天天吃。曾經我也想為中醫呐喊,糾正人們對中醫的偏見,現在我只會告訴自己中醫只治有緣人,因為人只能看見他所相信的,不信的永遠在視野之外,此之謂夏蟲不可語冰。無論你信西醫也好,中醫也罷,病是身體的,身體是你的,你的病只有你自己能治好。今天是西元年5月8日母親節,農曆四月初八浴佛節,願佛佑天下的母親們安康~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uanmutonga.com/cmtxw/9541.html
- 上一篇文章: 治疗痛风的15个小方
- 下一篇文章: 这种野草不仅可以吃,而且营养价值高,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