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白癜风医院 https://wapyyk.39.net/hospital/89ac7_map.html
大寒宜近火无事莫开门年1月20日农历腊月廿九我们迎来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十四个节气也是冬季的第六个节气今天,我们迎来“大寒”节气。同“小寒”一样,“大寒”也是表示天气寒冷程度的节气,并且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过了“大寒”,又将迎来新一年的节气轮回。据了解,每年公历1月20日或21日,太阳到达黄经度时,“大寒”节气开始。古人说“寒气之逆极,故谓大寒。”《授时通考·天时》引《三礼义宗》中这样写道:“大寒为中者,上形于小寒,故谓之大……寒气之逆极,故谓大寒。”此时,寒潮南下频繁,是我国大部分地区一年中最冷的时期,风大、低温、地面积雪不化,呈现出冰天雪地、天寒地冻的严寒景象。民谚有云,小寒不如大寒寒,大寒之后天渐暖,大寒是一年中阴阳转换的重要时机,也是冬天结束,春季到来的转折点。“年光微雨后,春发大寒初”,大寒也意味着严冬即将结束,春天就要到来。物候一候鸡始乳二候征鸟厉疾三候水泽腹坚俗话说:“花木管时令,鸟鸣报农时”。花草树木、鸟兽飞禽均按照季节活动,因此它们规律性的行动,被看作区分时令节气的重要标志。大寒三候为:一候鸡始乳,二候征鸟厉疾,三候水泽腹坚。一候鸡始乳:在一年中最寒冷的时节,鸡提前感知到春天的阳气,开始孵小鸡了。二候征鸟厉疾:冰天雪地的大寒时节,鹰隼之类的掠食者也常常忍饥挨饿,一旦发现猎物就迅猛地俯冲、扑食,可谓隆冬“杀气盛极”的现场直播。三候水泽腹坚:古人说,立冬之时的“冻”只在最浅表,如同冰冻在肤;大寒之时的“冻”是在最深处,如同冰冻入腹。水域中的冰一直冻到中央,厚而实。而寒至极处,物极必反,坚冰深处春水生。大寒出现的花信风候为“一候瑞香,二候兰花,三候山矾”。大寒时节,天寒地冻中,信风带来花期,瑞香、兰花、山矾次第开放,散发着阵阵清香。习俗1、迎年●大寒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节气,素来有“大寒迎年”的说法。年关将至,浓郁的“年味”开始弥漫。腌制年肴、准备年货、扫尘洁物,企盼好运与新春一同到来。凛冬将尽,春天正在向我们走来,蓄积继续前行的力量,等待新年钟声的敲响,一起迎接春暖花开。2、采冰●大寒时气温很低,旧时,人们取冰、藏冰,以备夏日使用。如今,在北方多地,大寒时节河流全面封冻,也会进行采冰取冰工作。比如在松花江哈尔滨段,采冰人会按照标准尺寸将冰面进行划线切割,用“冰镩子”开冰后将一块块晶莹剔透的冰块缓缓拉出水面,最后按照固定规格切割装车后运往验冰场。3、尾牙祭●尾牙源自于拜土地公做“牙”的习俗。所谓二月二为头牙,以后每逢初二和十六都要做“牙”,到了农历十二月十六日正好是尾牙。尾牙同二月二一样有春饼(南方叫润饼)吃,这一天买卖人要设宴,白斩鸡为宴席上不可缺的一道菜。据说鸡头朝谁,就表示老板第二年要解雇谁。因此,有些老板一般将鸡头朝向自己,以使员工们能放心地享用佳肴,回家后也能过个安稳年。4、吃消寒糕●“消寒糕”是年糕的一种,不但因其糯米比大米含糖量高,食用后全身感觉暖和,有温散风寒、润肺健脾胃的功效,而且老百姓选择在“大寒”这天吃年糕,还有“年高”之意,带着吉祥如意、年年平安、步步高升的好彩头。养生“大寒”时节降水稀少,常有寒潮、大风天气,气候比较干燥。那么,此时,大家该如何养生呢?注意持续保暖,避免感冒是首要的“任务”,特别是患心脑血管疾病、慢性支气管炎或肺气肿的老年人安度冬季,尤为重要。同时,还应早睡晚起、保持心情舒畅等。饮食方面,宜减咸增苦以养心气,做到既能抵抗严寒,又可蓄存能量,进补量可渐次减少,适度增加具有升散性的食物,如萝卜、洋葱、芥菜、莲藕等,亦可选用健脾、护胃、益气的谷物和果蔬,以调理脾胃,滋养脏腑,为即将到来的春天做好准备。冬季活动、锻炼对养生有特殊意义。大寒时节的运动可分室内及室外两种,可进行慢跑、太极拳、打篮球等体育锻炼,但应注意运动强度,不宜过度激烈,避免扰动阳气。而且室外活动不可起得太早,等日出后为好。在大寒时节,大家应安心养性,怡神敛气。尤其是老人,要注意保持心情舒畅,心境平和,使体内的气血和顺,不扰乱机体内闭藏的阳气,做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诗词在一年中最严寒的时节里,朔风凛冽,冰天雪地,节气轮转了一圈,准备开始新一年的轮回。冬天走入尾声,春天的脚步慢慢临近,枝头开放的梅花已在翘首期盼着新春的阳光。在最后一个节气里,让我们一起穿越严寒,拥抱温暖,期盼着临近的新春,期待着来年的惊喜。腊酒自盈樽,金炉兽炭温。大寒宜近火,无事莫开门。冬与春交替,星周月讵存?明朝换新律,梅柳待阳春。——[唐]元稹《咏廿四气诗·大寒十二月中》松柏天生独,青青贯四时。心藏後凋节,岁有大寒知。——[宋]黄庭坚《岁寒知松柏》(节选)穷阴天外积,寒绝逼春来。尚苦连朝雾,南风湿不开。已新长至柳,重吐小年梅。腊酒谁家早,莺知为我催。——[明]屈大均《大寒·其二》参考文献:[1]宋英杰《二十四节气志》北京:中信出版社[2]李学峰《二十四节气与七十二物候》北京:中国摄影出版传媒有限责任公司来源:川观新闻部分内容综合自新华社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uanmutonga.com/cmtzz/125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