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急疹(ES)是婴幼儿时期较为常见以高热、皮疹为特点的急性发热出疹性疾病,又称婴儿玫瑰疹。一年四季均有发病,以春秋季为高发季节,尤其以4~5月及8~9月份最多。由人类疱疹病*6型(HHV-6)感染引起,少数由HHV-7引起。虽然多数幼儿急疹患儿愈后良好,但近年来并发症发生率逐渐增加、种类多样,故家长们需要重视。

临床症状

突然发热,可持续1~5天,体温多达39°C及以上,发热期间精神状态尚可或无其他不适。部分患儿的软腭可出现特征性红斑。

发热退后出现疹子,皮疹为红色斑丘疹,压之褪色,,疹间皮肤正常,个别可融合成大片状,不伴瘙痒。分布以躯干、面颈部多见,四肢较少。疹退后无色素沉着、脱屑。

其他症状:咽部充血伴扁桃体肿大、眼睑水肿、前囟门隆起、咳嗽、腹泻、惊厥等等。

典型症状除了皮疹以外,有的患儿会出现淋巴结肿大多见于颈部、耳后、枕部淋巴结,如*豆大小,质中,活动,无压痛。

白细胞计数明显减少,淋巴细胞增高, 可达到90%以上。

如果没有出现并发症,病情一般预后良好。

并发症

造成幼儿急疹的病*有显著的嗜淋巴细胞性和嗜神经性,临床上常常忽略HHV-6可能造成的神经、血液、消化道、肝脏、心脏等多个系统的损伤。

呼吸道疾病:在HHV-6感染基础上可合并呼吸道合胞病*、巨细胞病*、肺炎链球菌等其他病原体感染,加重病情。

粒细胞减少症:由于幼儿急疹患儿多以高热为主,应激反应抵抗过度,随着病情进展,粒细胞可逐渐下降。是机体在对抗病原体过程中的一种免疫反应,是保护机制而非病情严重的表现,预后多良好。

腹泻:幼儿急疹患儿常伴腹泻,但症状轻,使用益生菌调节肠道菌群,腹泻症状短期内即可见好转。

血小板减少症:幼儿急疹偶可并发血小板减少,暂不给予升血小板的药物,积极观察随访血常规。

热性惊厥(单纯型或复杂型):发热导致某些患儿大脑的惊厥阈值降低而触发惊厥发作。考虑患儿发热时热峰高低、有热性惊厥家族史是诱发惊厥的重要因素。

良性颅内压增高症:婴儿主要以前囟隆起、烦躁、哭闹为主要表现,较少发生抽搐、局灶性神经体征、占位性病变和脑室梗阻等征象。

心肌损伤:心肌损伤近年来越发引起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里专业
北京中科中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uanmutonga.com/cmtgx/4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