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鸠菊注射液是不是治白癜风的药物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4498838.html

浅谈中药*性

在中医里,“*”性指药物的偏性,根据药性的峻勐程度,有大*、常*、小*、无*之分。中药有*成分往往是治病的有效成分,即以*攻*。例如, 的番木鳖碱、 中的 油等既是有*成分,也是有效成分。有*中药的*副作用,通过炮制或配伍可以减轻或消除。中药有*无*,关键是能否对证治疗。只要对证治疗,有*的药也安全;不对证治疗,无*的药也有害。离开中医的指导,乱用或滥用中药,就容易出问题。如果在医生指导下,按照安全剂量、用药时间服用,就不会引发*性反应。

中药中所含有*成分及总体*性,受多种因素的制约,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药物品种

中药*性,受品种影响很大,由于中药的品种混乱,来源很多,有的有几种或几十种,其中有的有*,有的无*,有的有大*,有的有小*。如龙胆泻肝丸中,最早方中用的是木通科木通,后来用了关木通,来源于马兜铃科东北马兜铃的藤茎,因此增加了肾*性,其不良反应严重,后又改回用木通。

2、炮制

不少中药经过合理的炮制,可以减轻或消除*性,使有*变无*。如生半夏有大*,一般不生用,它通过与生姜、白矾同煮透炮制成姜半夏,或甘草石灰等各种辅料分别炮制成法半夏、清半夏、竹沥半夏、半夏曲,使*性大减。

3、煎法

煎煮的时间对药物*性也有影响,如含乌头碱的川乌,经过久煎则使其含的双酯型乌头碱变成单酯型乌头碱,再煎煮则变成乌头原碱,这就使它的*性大大地降低,相反,有的中药久煎则会增加*性,如杏仁。杏仁中含的苦杏仁苷可以被酶解,后下煎5~6min释放出少量氢氰酸,对呼吸中枢有镇静作用;从而达到镇咳作用;久煎则释放出大量氢氰酸则有中*危险。

4、配伍

药物通过合理的配伍,可制约其某种*性,使有*变无*,大*变小*,如半夏泻心汤中的佐制药生姜,既增强了止呕疗效,亦可制约半夏的*副作用。相反,配伍后不当可产生或增加*性,如十八反,十九畏。

5、剂量

中药的用量也影响中药*副作用的产生,关木通服用3~9g剂量未见*性,如一次用60g,即可引起急性肾衰竭。

影响中药*性的因素有很多,在临床上应引起注意,既不能畏其*而弃用,也不能恃其无*而滥用。我国的中药品种众多,来源也很复杂,所以在应用过程中应注意鉴别药材的真伪,杜绝伪品。特别是对有*或大*的中药,开方下药时要仔细斟酌一定要控制其剂量,选择不同的炮制品,并详细地告诉患者用法,在达到治疗效果的同时,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uanmutonga.com/cmtgx/66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