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着诗魔称号的诗人就是唐代的白居易。为什么后人称之为“诗魔”呢?主要是因为他一生勤于作诗,写了三千多首诗作,非常刻苦勤奋,以至于口舌成疮,手肘成胝,诵读和书写太过用功,竟到了口舌生疮、手指成胝的地步。他写过诗句:“酒狂又引诗魔发,日午悲吟到日西“自嘲,后人便以诗魔称之。白居易的诗歌两个特点:一是数量多,流传广。据统计,现今流传的白居易诗作有三千多首,其中有很多首诗都被收录进语文课本,比如下面这些:第2课《古诗两首草》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首诗描写了草不管烈火怎样无情地焚烧,只要春风一吹,又是遍地青青的野草,极为形象生动地表现了野草顽强的生命力。第一组第1课《古诗词三首忆江南》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这首诗别出心裁地从“江”为中心下笔,又通过“红胜火”和“绿如蓝”,异色相衬,展现了鲜艳夺目的江南春景。二是通俗易懂。就像上面列举的两首诗一样,白居易的很多首诗作都是雅俗共赏、通俗易懂的。相传白居易写诗之后都要把诗作拿给当地的老太太们来赏读,如果老太太读了之后没看懂,那么白居易就拿回去再改,如果老太太都看懂了,那么白居易就觉得这首诗合格了。再来举个例子: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这是第六单元课本中收录的白居易的《暮江吟》,可以看到,诗中并没有生僻难懂的文字和言辞,却并不影响诗作表达的含义和韵味,确实通俗易懂。就是因为这样,所以成就了白居易诗作通俗易懂、广为流传的特点。以上就是人送外号”诗魔“白居易这位诗人的相关信息,你了解了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uanmutonga.com/cmtxw/128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