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暨南大学医院副主任药师章小燕

服用降压药物是控制高血压最重要的手段,然而,有些人在服用降压药物后出现水肿,那该怎么办呢?

下面我们来解答这个疑惑。

1

哪些降压药会引起水肿?

目前常用的降压药物中,以“地平类”降压药引起水肿多见,“普利类”及“沙坦类”降压药也会引起水肿,但较少见。您服用的降压药中,下面有吗?

类别

具体品类

“地平”类

硝苯地平、尼群地平、氨氯地平、非洛地平、拉西地平、贝尼地平等

“普利”类

卡托普利、福辛普利、培哚普利、雷米普利、依那普利、贝那普利等

“沙坦”类

氯沙坦,缬沙坦、厄贝沙坦、替米沙坦、阿利沙坦酯等

2

降压药引起水肿的特点

“地平类”降压药引起水肿常发生于长期久坐的人群,夜间发生率更高,最多见的部位是踝部、足部,也可以是面部,手,小腿等部位。一般在服用“地平类”降压药后的2周或更长时间出现,通常可自行恢复。如果服用降压药2天就出现水肿,那很可能就不是“地平类”降压药引起的了。

“普利类”及“沙坦类”降压药也会引起水肿,常常在用药后数小时或1周内发生,也可在几个月或几年后出现,有时间歇性出现。最多见的部位是面部、唇部水肿,也可以是舌部、声门和/或喉部的水肿。

3

出现水肿该怎么办呢?

“地平类”降压药出现水肿与服用剂量大小有关,女性更多见,绝大多数较轻微,继续用药可自行消失,但也有持续不消失的情况。通常可采取以下办法:①轻度水肿可通过抬高足部或减少用药量缓解;②尝试联合利尿剂,或者联合“普利类”降压药;③如以上措施仍不缓解,需要停药换用其它类别降压药。

“普利类”及“沙坦类”降压药引起的水肿一旦发生立即停药,并终身避免再用。

如为面部和唇部水肿,一般可以自行缓解,如果不缓解,可服用氯雷他定等抗过敏药治疗,其它部位的水肿,可导致气道阻塞,严重情况会危及生命,应立即就医进行诊治。

4

停药后仍有水肿怎么办?

当服用降压药期间出现水肿,尤其是下肢水肿,停药后水肿仍不缓解,那么还需要积极寻找其它原因,医院就诊,由医生协助排查某些疾病原因导致的水肿,例如甲状腺功能减退、心力衰竭,肾脏疾病及下肢静脉血栓等疾病均可引起水肿。

文章图片部分来自网络,用于公益传播。对图片作者表示感谢,如有侵权,请留言联系删除。

本文为“PSM药盾公益”原创如需转载,请留言

审稿专家:暨南大学医院药学部副主任药师*作君

参考文献:[1]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年修订版[J].心脑血管病防治,,19:1,1-38.[3]罗艳,钙通道阻滞药的临床研究及不良反应分析[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31(6):-.[4]程*,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致血管性水肿[J].医院药学杂志,,35(17):-.

-END-

搜降压药相关的文章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uanmutonga.com/cmtcd/94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