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胆泻肝法治疗午后下肢水肿发热案第1案
点击上方蓝字 龙胆泻肝法治疗 午后下肢水肿发热案 (第1案) 前言 这则医案, 是我在英德人医中医科出诊 个月, 治疗的一则验案之一, 说实话, 其实自己只是用了一些中医的理在治病, 获得的疗效却出乎我的意料, 更何况, 出乎患者的意料了。 我们, 一起, 享受一下中医的神奇吧。 病案重现 本院同事的岳父*某,男,55岁。 1 初诊(年8月7日) 主诉:下肢发热水肿7年余病史:7年来无明显诱因下开始出现午后双下肢发热,发热感从脚底往上蔓延,发热后则出现双下肢水肿,亦从下往上,之后出现心慌心悸,睡觉休息后可缓解。 多医院就诊,做遍全身检查均未查明病因,治疗亦无效果,患者及医生均对此疑难杂症失去信心。 因了解到我新到我院中医科,于是找我开中药一试。 *某除上述杂症外,伴神情忧虑,头痛,头晕,非旋转性,无恶心呕吐,口干,大便一日1-2次,纳可,眠差(长期服用 物)。 舌暗红,苔白腻,脉弦滑。 既往有“高血压”病史,无药物过敏史。中药处方: 柴胡15g栀子15g*芩10g 泽泻30g车前草10g川木通5g 当归10g地*10g牛膝30g 五味子5g乌梅20g *5剂头痛予针刺治疗。 2 二诊(年8月13日) 现经中药治疗后患者下肢发热、水肿明显好转,已无心慌,左脚未再出现水肿,多年来从未有过如此效果,同事及患者均喜出望外,要求继续中药治疗。 针刺后头痛减轻,仍有头晕,口干,大便一日1-2次,纳可,眠差。 舌暗红,苔白,脉弦滑。中药处方: 前方*芩改为5g,余同前,5剂。 3 三诊(年8月18日) 服用上方后患者上述情况明显好转,好转7成,已无心慌,右脚少许水肿,左脚无水肿,仍有头晕,口干,大便一日1-2次,纳可,眠稍改善。头痛针刺后好转一半。 舌暗红,苔薄白,脉濡滑。中药处方: 前方栀子减少为10g、泽泻改为15g、牛膝改为20g、乌梅减少为15g,余同前,5剂。 4 四诊(年8月23日) 经中药治疗后患者上述情况基本缓解,已无心慌,下肢水肿缓解,左脚无水肿,头痛缓解,仍有头晕,口干,大便一日1-2次,纳可,眠差。头痛针刺后基本缓解。 舌暗红,苔薄白,脉濡滑。中药处方: 当归改为15g、加生龙骨、生牡蛎各30g,余药同前,5剂。 十月随访,症状未在发作。 中医与自然 按语 患者症状表现疑难,多年症状,经几剂龙胆泻肝汤获得痊愈。 1 当时思路很简单 当时想到这个方子是源于患者有两个特征比较明显。 一是神情忧虑,午后双下肢发热,发热感从脚底往上蔓延,发热后则出现双下肢水肿,亦从下往上,之后出现心慌心悸,脉弦明显,此当属于肝胆经之为病,属于厥阴风木内寄的相火直升的表现。 另外一个特征就是发热后双下肢水肿,说明下有水湿。 那治疗上,一是要疏导厥阴风木之气,敛降相火,另外要去水湿。 此时,脑海中突然一现,就想到龙胆泻肝汤其实有兼具这两方面的治疗作用,遂仿龙胆泻肝汤之法拟方。 2 这些药的妙意 柴胡、*芩、栀子清泻肝胆之火;当归、生地补厥阴之体;*木通、泽泻、车前子去水湿,同时亦可“引肝胆实火从小便而去”;加牛膝兼具引火下行和利前阴以去水湿两方面的作用,用于该患者非常适合;五味子5g、乌梅20g敛降相火。因考虑龙胆草苦寒泻火之力太强,故去之。 二诊、三诊患者持续7年之久的症状较基本缓解,予减少用量,巩固疗效。 十月随访,症状未在发作。 3 经典如何说? 《重订通俗伤寒论》在论述龙胆泻肝汤中云:“肝为风木之脏,内寄胆府相火,凡肝气有余,发生胆火者,症多口苦胁痛,耳聋耳肿,阴湿阴痒,溺血赤淋,甚则筋痿阴痛。” 该患者虽无文中所提症状,但午后双下肢发热,发热后水肿、心悸,伴有患者神情忧虑,脉象弦甚,亦为厥阴风木之气有余,发生胆火相火不降之象。 END 图文编辑 何文星医生 图片来源 网络 简单的生活 善意的世界 英德 人医 中医 —简—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如何诊断白殿疯白癜风咨询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uanmutonga.com/cmtgx/1402.html
- 上一篇文章: 中药学目录
- 下一篇文章: 这些中药,会损伤肾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