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锡纯西洋参解及现代临床应用
西洋参味甘微苦,性凉,能补助气分,兼能补益血分,为其性凉而补,凡欲用人参而不受人参之温补者,皆可以此代之。惟白虎加人参汤中之人参,仍宜用*参而不可代以西洋参,以其不若*参具有升发之力,能助石膏逐邪外出也。且《本经》谓人参味甘,示尝言苦,适与*参之味相符,是以古之人参,即今之*参,若西洋参与高丽参,其味皆甘而兼苦,故用于古方不宜也。西洋参产于法兰西国,外带粗皮则色*,去粗皮则色白,无论或*或白,以多有横纹者为真。愚用此参,皆用*皮多横纹者,因伪造者能造白皮西洋参,不能造*皮西洋参也。摘自《医学衷中参西录》西洋参现代药理研究 本品含人参皂苷、挥发性成分、树脂、淀粉、糖类、 酸及无机盐等。西洋参皂苷有抗休克作用,能显著提高失血性休克的存活率,并能改善微循环的灌流量,从而保护了细胞膜及亚细胞膜的完整性。西洋参对大脑有镇静作用,对生命中枢则有中度兴奋作用,还能抗缺氧,抗心肌缺血,对实验动物心肌缺血有明显的保护作用;抗心肌氧化,增加心肌收缩力,抗心律失常,缩短心律失常时间,纠正房室早搏、窦性心律不齐和心室颤动;具有抗疲劳,抗应激,抗惊厥等作用。此外,西洋参总皂苷还能降血糖,影响脂质、蛋白质代谢,但均比人参弱。西洋参性能归纳 西洋参,味甘,微苦,性寒,归肺、心、肾、脾经,无*。为五加科草本植物西洋参的根,气味俱厚,为清、补之剂。沉、降亦升,缓、润、静、补,入气分,亦入血分,守而不走,阴也,阳也,走上下,达内外,行表里之性能。补气养阴,清火生津。西洋参性能应用 西洋参,味苦甘,性寒,清火养阴生津。其补益元气作用弱于人参,用于气阴两脱证。适用于热病因大汗、大泻、大失血,耗伤元气阴津所致的神疲乏力,气短息促,自汗热黏,心烦口渴,尿短赤涩,大便燥结,舌燥,脉细数无力的气阴两脱证,常与养阴生津、敛汗之品同用,临床常以之代替《内外伤辨惑论》之生脉散中的人参。 西洋参,补气益阴,用于肺、心、肾、脾之气阴两虚证。入肺能补肺气,兼能养肺阴,清肺火。适用于肺脏气阴耗伤,短气喘促,咳嗽痰少,或痰中带血等,单用有效。常与益气养阴、化痰止咳之品同用,如《重订通俗伤寒论》之加减玉竹饮子,以之与玉竹、川贝母等品同用,治秋燥伏暑,津气两伤,经治痰少咳减者;入心能补益心气,兼能养心阴,适用于气阴两虚之心悸心痛,失眠多梦,单用有效。常与补气养阴清心之品同用,如《笔花医镜》之洋参麦冬汤,以之与甘草、麦门冬、生地*等品同用,治心经虚热而痛;入肾又能补肾气,兼能益肾阴,适用于肾气肾阴两虚之腰膝酸软,遗精滑精。可配伍补肾益精之品,如《鸡鸣录》之培本丸,以之与山茱萸、枸杞子、沙苑子等品同用。属肾阴阳两虚者,可与补肾阳、滋肾阴之品同用,如《温病条辨》之天根月窟膏,以之与鹿茸、龟板、沙苑子等品同用;入脾还能补脾气,兼能益脾阴,适用于脾气阴两虚之纳呆食滞,口渴思饮,如《麻症集成》之养荣健脾丸,以之与玉竹、建曲、谷芽等品同用,治脾虚不足,饮食不思。 西洋参,既能补气,又能养阴生津,清热以止渴,用于热病气阴伤津之口渴及消渴证。适用于热伤气津,症见身热汗多,口渴心烦,体倦少气,脉虚数者。常与清热养阴之品同用,如《温热经纬》之清暑益气汤,以之与西瓜翠衣、竹叶、麦门冬等品同用。临床亦常用于消渴病气阴两伤之证。摘自《中药理性撰要》西洋参常用单方 方一 :益气养阴生津。主治肿瘤(如鼻咽癌)病人在接受放疗和化疗过程中出现咽干、恶心、消瘦、胃口不好、白细胞下降等不良反应。 :西洋参适量 :每天取西洋参3~9克,水煎服。在放疗前2个星期开始,直到放疗结束。肿瘤病人的放疗反应在临床上常表现为阴虚内热的情况,若于放疗前2周,每天用西洋参水煎服,疗效较佳。要点是必须水煎10~20分钟,泡茶饮用几乎无效。因为泡茶用的开水温度较低,人参皂甙不易全部溶出。 :据毛承越报道,应用本方观察20多例,发现本方具有减轻和预防头颈部癌肿患者放疗反应的作用,而且效果比人参好。[上海中医药杂志,,(4):29] 方二 :补益扶正、滋阴生津。主治肺虚咳嗽、口咽干燥、潮热盗汗、肾虚头晕、肝虚贫血、中气不足、脾胃虚弱等。 :西洋参克 :取上药,研为细粉,装入硬胶囊中,制成粒,每粒0.5克。每次服2粒,每天2次。服药期间忌食萝卜。[来源《广东省药品标准》]西洋参使用禁忌 ,西洋参性偏寒凉,脾胃阳虚,胃有湿浊者忌用,否则易引起腹痛、腹泻等症状(一般停药后症状就可自愈)。 第二,感冒发热期停用,服药期间忌食生冷食物或萝卜。 第三,忌铁器,忌火炒。 第四,西洋参反藜芦,开处方时应注意。西洋参常用食疗方 1.防治因放疗所引起的咽干、胃口不佳用单味西洋参5克,煎服,每天1剂,放疗前2周开始服用,直至放疗完毕。 2.小儿贏瘦、身体衰弱、食少便溏、神疲乏力等用西洋参2克,红枣20枚,冰糖15克。西洋参入碗内置饭锅上蒸,趁热切成薄片,加红枣、冰糖同煮至参、枣烂熟为止。每天早晚温热空腹服,吃枣喝汤,连用5~7天后,酌情再服。 3.气阴不足而致的烦渴、口干、气短、乏力者西洋参3克,麦冬、淡竹叶各6克,大米30克。取麦冬、竹叶的煎汁煮粥,待粥将熟时,放入西洋参片同煮,早晚食粥。 4.益气养胃生津用于胃脘灼痛,烦渴引饮,口燥咽干,纳少便秘,嘈杂善饥,舌红苔少,脉象细数等。洋参灵芝香菇粥:取西洋参、灵芝、香菇各50克,鲜石斛30克,白木耳30克,怀山药60克,糯米克。同煮粥分次食用。 5.益气、生津、安神、益智适用于气阴虚少,口干、口渴,乏力,倦怠,健忘,失眠等症。龙眼洋参茶:龙眼肉20克,西洋参6克,冰糖30克。将龙眼肉、西洋参片放入炖杯内,加清水毫升。将冰糖打碎成末待用。将炖杯置武火上烧沸,再用文火炖煮25分钟,加入冰糖末搅匀即成。 6.健脾胃、益心气用于低血压所致的头昏、乏力、耳鸣、气短、易出汗等症。西洋参切片6克,茯苓片12克,麦冬15克,五味子6克,生姜3片,精瘦肉~克。先将药物放入砂锅内,加冷水浸泡20分钟后,武火煮沸入瘦肉,文火炖煮25~30分钟即可,加精盐和味精适量。每天1剂,分2次喝汤食肉,连进5~7剂。 7.用于心烦气躁、失眠、黑眼圈、精神疲乏无力、面部出现*褐斑花旗参15克,新鲜猪血克,大豆芽(去根和豆瓣)克,瘦猪肉克,生姜2片,粗盐少许。将所有材料用清水洗干净,花旗参切成片状,瘦猪肉切条,瓦煲内放人适量清水,用猛火煲至水滚,然后放入全部材料,改用慢火继续煲1小时左右,加入粗盐调味。 8.补气补阴、填精补髓可用于因肝肾阴虛所致的中老年头晕目眩、多梦遗精,腰膝疼痛等症。此汤也是健康人进补的良好方剂。洋参补髓汤:西洋参15克,猪脊髓克,团鱼1只(约克),葱、姜、胡椒粉、味精、料酒、盐各适量。将团鱼用沸水烫死,揭去甲壳,除去内脏、头、爪,猪脊髓、洋参分别洗净。将团鱼肉、姜、葱、料酒放入锅内,加水适量。先用武火烧沸,再改用文火将团鱼肉煮熟,然后放西洋参及猪脊髓炖30分钟,加胡椒粉、味精,调好味即可。食肉,饮汤。服时可将西洋参渣同猪脊髓,团鱼肉一同嚼服(1~2天服完)。 9.益气养阴、补肺疗虚适宜于肺胃阴虚所致的干咳少痰、痰中带血、潮热盗汗、乏力气短、食欲不振、动则喘促等症。洋参燕窝汤:西洋参、燕窝各5克,冰糖适量。先将燕窝用冷开水泡胀,与西洋参一起放砂锅中,加水适量,以文火炖煮60分钟后,加入冰糖即可饮服。每天1次,洋参可复用,至味尽为止。 10.补气血、壮元阳适用于气血两虚,体弱,阳痿等。西洋参蒸乳鸽:西洋参6克,乳鸽2只,姜,葱,各10克,味精3克,鸡汤克,盐4克,料酒15克,胡椒粉3克。将乳鸽宰杀后,去毛桩、内脏及爪;西洋参切片;姜拍松,葱切花。将乳鸽、姜、葱、西洋参,料酒同时放入炖锅内,加水适量,置武火上烧沸,再用文火炖煮35分钟,加入盐,味精,胡椒粉,搅匀即成。注:在此提醒广大患者,中药的服用并不是一病对一药这么简单,比如感冒,临床上既有风热感冒,又有风寒感冒,两者在症状表现上有明显不同,治疗方法也截然相反,即使同属于风热感冒,不同的患者因为体质和基础疾病的不同,用药上也有显著差异,如果一概而论,只会使病情加重。因此需要接受中医治疗的患者,要在专业医生指导下,遵医嘱用药。张锡纯:人参解,附人参形状考张锡纯:资生汤及临床各家验案张锡纯:服硫*法张锡纯:洗髓丹张锡纯:内托生肌散张锡纯:化腐生肌散张锡纯:消瘰膏经典验方偏方锦集张锡纯:消瘰丸张锡纯:咀华清喉丹张锡纯治眼科方:益瞳丸和羊肝猪胆丸张锡纯治眼科方:磨翳水和磨翳散张锡纯:蒲公英汤张锡纯:资生通脉汤张锡纯:升肝舒郁汤张锡纯:消乳汤张锡纯:滋乳汤张锡纯:滋阴清胃汤张锡纯:和血熄风汤张锡纯:大顺汤张锡纯:安胃饮张锡纯治滑胎方:寿胎丸张锡纯:加味麦门冬汤张锡纯:清带汤张锡纯:温冲汤张锡纯:固冲汤张锡纯:安冲汤张锡纯:理冲丸张锡纯:理冲汤张锡纯:姜胶膏张锡纯治女科方:玉烛汤张锡纯:振颓丸张锡纯:振颓汤张锡纯:一味铁氧汤张锡纯:通变黑锡丹张锡纯治痫风方:加味磁朱丸张锡纯治小儿风证方:镇风汤张锡纯治小儿风证方:定风丹张锡纯:加味补血汤张锡纯:镇肝熄风汤张锡纯:加味玉屏风散张锡纯:加味*芪五物汤张锡纯:逐风汤张锡纯:熄风汤张锡纯:急救回阳汤张锡纯治内外中风方:搜风汤张锡纯:卫生防疫宝丹张锡纯治霍乱方:急救回生丹张锡纯治疟疾方:加味小柴胡汤欢迎把文章推荐给你的家人和朋友哟,让我们一起传承中医,复兴中医,造福人类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uanmutonga.com/cmtgx/9181.html
- 上一篇文章: 半夜两点醒,再难入睡,你肝经堵了一张方
- 下一篇文章: 语音半夜两点醒,肝经堵了一张方,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