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学利水渗湿药
山东白癜风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yufang/131228/4318885.html青医君整理知识点,必须学习 1、茯苓与薏苡仁的共同功效是(单选) A、利水渗湿,安神 B、利水渗湿,除痹 C、利水渗湿,通乳 D、利水渗湿,解* E、利水渗湿,健脾 2、既能用于小便不利、水肿,又能用于脾虚证的药物是(单选) A、泽泻 B、猪苓 C、车前子 D、茯苓 E、木通 3、虎杖的功效是(单选) A、活血调经,清热利湿,解*消疮,化痰平喘 B、利湿退*,清热解*,散瘀止痛,化痰止咳 C、活血定痛,清热利湿,解*通便,化痰止咳 D、活血通络,祛湿退*,清热解*,利尿通便 E、活血消癥,利湿退肿,解*疗疮,化痰通便 4、下列除哪项外均是金钱草的功效(单选) A、利尿通淋 B、软坚排石 C、利湿退* D、疏肝利胆 E、解*消肿 5、既可用于热淋、砂淋、石淋,又可用于恶疮肿*、*蛇咬伤的药物是(单选) A、泽泻 B、茯苓 C、车前子 D、金钱草 E、猪苓 答案与解析1、E 答案解析:茯苓与薏苡仁功效相似,均能利水消肿,渗湿健脾,用治水湿内停诸证以及脾虚证。但薏苡仁性偏寒凉,善清湿热,并能除痹、消肿排脓,还可用治风湿痹证,以及肺痈、肠痈等证。而茯苓性平,补益心脾,宁心安神。 2、D 答案解析:茯苓主治(1)水肿。本品味甘淡,药性平和,利水而不伤正,为利水消肿要药。可用治寒热虚实各种水肿,常与猪苓、白术、泽泻等同用,如五苓散。(2)痰饮。可治痰饮之目眩心悸,配桂枝、白术等同用,如苓桂术甘汤。(3)脾虚泄泻。本品健脾渗湿而止泻,适用于脾虚湿盛泄泻,常与山药、白术、薏苡仁同用,如参苓白术散。(4)心悸,失眠。常与朱砂、远志、酸枣仁等同用。 3、B 答案解析:虎杖功效:利湿退*,清热解*,散瘀止痛,化痰止咳,泻热通便。 4、D 答案解析:金钱草功效:利湿退*,利尿通淋,解*消肿。主治:(1)湿热*疸。本品清肝胆之火,又能除下焦湿热;有清热利湿退*之效。(2)石淋、热淋。金钱草利尿通淋,善消结石,尤宜于治疗石淋。(3)痈肿疔疮、*蛇咬伤。 5、D 答案解析:金钱草功效:利湿退*,利尿通淋,解*消肿。长于通淋排石,为治石淋之要药。又长于清热利湿退*,为治湿热*疸之常用药。并能解*消肿,用于痈肿疔疮、*蛇咬伤。 利水渗湿药 细目一概述要点一利水渗湿药的性能特点、功效、主治病证 本类药味多甘淡,主归膀胱、小肠经,具有利水消肿、利尿通淋、利湿退*之功,主要用于小便不利、水肿、泄泻、痰饮、淋证、*疸、湿疮、带下、湿温等水湿所致的各种病证。 要点二利水渗温药的使用注意事项 本类药物渗利,易耗伤津液,对阴虚津少,肾虚遗精遗尿者,宜慎用或忌用。有些药物有较强的通利作用,孕妇应慎用。 细目二利水消肿药1.茯苓 [性能]甘、淡,平。归心、脾、肾经。 [功效]利水渗湿,健脾,宁心。 [应用] (1)水肿 本品味甘而淡,甘则能补,淡则能渗,药性平和,既可祛邪,又可扶正,利水不伤正气,实为利水消肿之要药。可用治寒热虚实各种水肿。治疗水湿内停所致之水肿、小便不利,常与泽泻、猪苓、白术等同用,如五苓散;治脾肾阳虚水肿,可与附子、生姜同用,如真武汤;用于水热互结,阴虚小便不利水肿,与滑石、阿胶、泽泻合用,如猪苓汤。 (2)痰饮 本品善渗泄水湿,使湿无所聚,痰无由生,可治痰饮之目眩心悸,配以桂枝、白术、甘草同用,如苓桂术甘汤;若饮停于胃而呕吐者,多和半夏、生姜合用,如小半夏加茯苓汤。 (3)脾虚泄泻 本品能健脾渗湿而止泻,尤宜于脾虚湿盛泄泻,可与山药、白术、薏苡仁同用,如参苓白术散;茯苓味甘,善人脾经,能健脾补中,常配以人参、白术、甘草,治疗脾胃虚弱,倦怠乏力,食少便溏,如四君子汤。 (4)心悸,失眠 本品益心脾而宁心安神。常用治心脾两虚,气血不足之心悸,失眠、健忘,多与*芪、当归、远志同用,如归脾汤;若心气虚,不能藏神,惊恐而不安卧者,常与人参、龙齿、远志同用,如安神定志丸。 2.薏苡仁 [性能]甘、淡,凉。归脾、胃、肺经。 [功效]利水渗湿,健脾,除痹,清热排脓。 [应用] (1)水肿,小便不利,脚气 本品淡渗甘补,既利水消肿,又健脾补中。常用于脾虚湿胜之水肿腹胀,小便不利,多与茯苓、白术、*芪等药同用;治水肿喘急,如与郁李仁汁煮饭服食;治脚气浮肿可与防已、木瓜、苍术同用。 (2)脾虚泄泻 本品能渗利脾湿,健脾止泻,尤宜治脾虚湿盛之泄泻,常与人参、茯苓、白术等合用,如参苓白术散。 (3)湿痹拘挛 薏苡仁渗湿除痹,能舒筋脉,缓和拘挛。常用治湿痹而筋脉挛急疼痛者,与独活、防风、苍术同用,如薏苡仁汤;若治风湿久痹,筋脉挛急,用薏苡仁煮粥服,如薏苡粥;本品药性偏凉,能清热而利湿,可治湿温初起或暑湿邪在气分,头痛恶寒,胸闷身重者,配杏仁、白豆蔻、滑石等,如三仁汤。 (4)肺痈,肠痈 本品清肺肠之热,排脓消痈。治疗肺痈胸痛,咳吐脓痰,常与苇茎、冬瓜仁、桃仁等同用,如苇茎汤,治肠痈,可与附子、败酱草、牡丹皮合用,如薏苡附子败酱散。 [用法]煎服。清利湿热宜生用,健脾止泻宜炒用。 [鉴别用药]茯茶与薏苡仁功效相似,均能利水消肿,渗湿健脾,用治水湿内停诸证以及脾虚证。但薏苡仁性偏寒凉,善清湿热,并能除痹、消肿排脓,还可用治风湿痹证,以及肺痈、肠痈等证。而茯苓性平,补益心脾,宁心安神。 3.猪苓 [功效]利水渗湿。 [主冶病证]水肿,小便不利,泄泻。 [鉴别用药]茯苓与猪苓二药均能利水消肿,渗湿,常用于水肿、小便不利等证。然猪苓利水作用较强,无补益之功。而茯苓能健脾补中、养心安神,可治脾虚诸证和心神不安证。 4.泽泻 [性能]甘,寒。归肾、膀胱经。 [功效]利水渗湿,泄热。 [应用] (1)水肿,小便不利,泄泻 本品淡渗,其利水作用较强,治疗水湿停蓄之水肿,小便不利,常和茯苓、猪苓、桂枝配用,如五苓散;泽泻能利小便而实大便,治脾胃伤冷,水谷不分,泄泻不止,与厚朴、苍术、陈皮配用,如胃菱汤;本品泻水湿,行痰饮,常治痰饮停聚、清阳不升之头目昏眩,配白术同用,如泽泻汤。 (2)淋证,遗精 本品性寒,既能清膀胱之热,又能泄肾经之虚火,下焦湿热者尤为适宜。故用治湿热淋证,常与木通、车前子等药同用;对肾阴不足、相火偏亢之遗精、潮热,则与熟地*、山茱萸、牡丹皮同用,如六味地*丸。 细目三利尿通淋药1.车前子 [性能]甘、微寒。归肝、肾、肺、小肠经。 [功效]利尿通淋,渗湿止泻,明目,祛痰。 [应用] (1)淋证,水肿 本品甘寒而利,善通利水道,清膀胱热结。治疗湿热下注于膀胱而致小便淋沥涩痛者,常与木通、滑石、瞿麦等清热利湿药同用,如八正散;对水湿停滞水肿,小便不利,可与猪苓、茯苓、泽泻同用;若病久肾虚,腰重脚肿,可与牛膝、山茱萸、肉桂等同用,如济生肾气丸。 (2)泄泻 本品能利水湿,分清浊而止泻,即利小便以实大便。尤宜于小便不利之水泻,可单用本品研末,米饮送服;若脾虚湿胜泄泻,可配白术同用:若暑湿泄泻,可与香薷、茯苓、猪苓等同用,如车前子散。 (3)目赤肿痛,目暗昏花,翳障 车前子善清肝热而明目,故治目赤涩痛,多与菊花、决明子等同用:若肝肾阴亏,两目昏花,则配熟地*、菟丝子等养肝明目药,如驻景丸。 (4)痰热咳嗽 本品入肺经,能清肺化痰止咳。治肺热咳嗽痰多,多与瓜蒌、浙贝母、枇杷叶等清肺化痰药同用。 [用法]煎服,宜包煎。 2.滑石 [功效]利水通淋,清热解暑,收湿敛疮。 [主治病证]热淋,石淋,尿热涩痛;暑湿,湿温;湿疮,湿疹,痱子。 [用法]煎服。宜包煎。外用适量。 [鉴别用药]车前子与滑石均具有利尿通淋作用,用治湿热下注膀胱之小便淋沥涩痛。而车前子还可渗湿止泻,明目,祛痰,用于暑湿泄泻,目赤肿痛,目暗昏花,翳障。滑石还可清热解暑,收湿敛疮,用于暑湿,湿温,湿疮,湿疹,痱子。 3.地肤子 [功效]利尿通淋,清热利湿,止痒。 4.海金沙 [功效]利尿通淋,止痛。 [用法]煎服。宜包煎。 5.石苇 [功效]利尿通淋,清肺止咳,凉血止血。 [主治病证]淋证,肺热咳嗽,血热出血。 6.萆薢 [功效]利湿去浊,祛风除痹。 7.木通 [功效]利尿通淋,清心火,通经下乳。 [主治病证]热淋涩痛,水肿;口舌生疮,心烦尿赤;经闭乳少。 [使用注意]本品不宜过量服或久服,孕妇忌服,内无湿热者、儿童与老年体弱者慎用。 细目四利湿退*药1.茵陈 [性能]苦、辛,微寒。归脾、胃、肝、胆经。 [功效]清利湿热,利胆退*。 [应用] (1)*疸 本品苦泄下降,性寒清热,善清利脾胃肝胆湿热,使之从小便而出,为治*疸之要药。若身目发*,小便短赤之阳*证,常与栀子、大*同用,如茵陈蒿汤;若*疸湿重于热者,可与茯苓、猪苓同用,如茵陈五苓散;若脾胃寒湿郁滞,阳气不得宣运之阴*,多与附子、干姜等配用,如茵陈四逆汤。 (2)湿疮瘙痒 本品苦微寒,有解*疗疮之功,故可用于湿热内蕴之风瘙瘾疹,湿疮瘙痒,可单味煎汤外洗,也可与*柏、苦参、地肤子等同用。 2.金钱草 [性能]甘、咸,微寒。归肝、胆、肾、膀胱经。 [功效]利湿退*,利尿通淋,解*消肿。 [应用] (1)湿热*疽 本品清肝胆之火,又能除下焦湿热:有清热利湿退*之效。治湿热*疸,常与茵陈蒿、栀子、虎杖等同用。 (2)石淋、热淋 金钱草利尿通淋,善消结石,尤宜于治疗石淋,可单用大剂量金钱草煎汤代茶饮,或与海金沙、鸡内金、滑石等同用;治热淋,常与车前子、萹蓄等同用;本品还能清肝胆湿热,消胆石,配伍茵陈、大*、郁金等同用,治疗肝胆结石,如利胆排石片。 (3)痈肿疔疮、*蛇咬伤 本品有解*消肿之效,可用治恶疮肿*,*蛇咬伤等证。可用鲜品捣汁内服或捣烂外敷,或配蒲公英、野菊花等同用。 3.虎杖 [功效]利湿退*,清热解*,散瘀止痛,化痰止咳,泻热通便。 [主治病证]湿热*疸,淋浊,带下;水火烫伤,痈肿疮*,*蛇咬伤;经闭,癥疲,跌打损伤;肺热咳嗽。此外,还有泻热通便的作用,可用于热结便秘。 [鉴别用药]大*与虎杖均具有活血散瘀、清热解*、利胆退*、泻下通便的功效,治疗瘀血诸证、痈肿疮*、水火烫伤、湿热*疸、淋证、热结便秘等。然大*泻下攻积,清热凉血,用于积滞便秘,血热吐衄,目赤咽肿,湿热痢疾。而虎杖还能化痰止咳,用于肺热咳嗽。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uanmutonga.com/cmtjj/8862.html
- 上一篇文章: 一张除湿热方子,治疗ldquo阴囊湿
- 下一篇文章: 想要肝好,中药需慎用几类中药伤肝ld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