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医大师李振华泌尿系结石论治
泌尿系结石包括肾、输尿管、膀胱和尿道内形成的结石。临床以血尿,或尿中夹有砂石,或排尿有时中断,腰部酸痛或突然发生肾绞痛等为主证。属于中医学“石淋”、“血淋”、“腰痛”等范围。 病机主要为湿热蕴结,伤津灼液,尿中杂质成为结石。结石日久,反复损伤血络,又可形成血瘀气滞。 因此,治疗上当以清热利湿、活血排石为主,随症加减。 方用清利排石汤:当归15g,赤芍15g,牡丹皮9g,铁菱角15g,川牛膝12g,金银花15g,蒲公英24g,川木通、防己、*柏各9g,金钱草、石韦各30g,萹蓄24g,海金沙15g,滑石18g,甘草3g。 本方以当归、赤芍、牡丹皮行血化瘀;川牛膝引药下行;金银花、公英消肿清热;川木通、防己、*柏、石韦、萹蓄苦寒燥湿清热;金钱草、海金沙利下焦水而治砂淋;滑石、甘草清热通淋。共奏清热利湿,活血排石的作用。 如尿血,可加茅根30g、黑地榆12g,腰腹疼痛,可加乌药12g。 加味硝石矾石散:硝石15g,白矾9g,滑石27g,甘草6g。共研细粉,每服3g,早晚各1次。如服药后有恶心感觉者,可将药粉装入胶囊服用。 本方系在《金匮要略》“硝石矾石散”基础上演化而来。方中硝石苦寒无*,治五淋,消积热,破积散坚,能化诸石,为本方的之主药;白矾酸寒无*,通小便祛湿热;滑石、甘草,清热通淋。故本方有消石、排石、清热、利水的作用。和上方汤药可同时并用。 如肾或输尿管结石,经服上方结石下移至膀胱,同时下焦湿热已清,可改用益气健脾,通阳温肾法以增强膀胱气化功能,促使结石随尿排出体外。 方用益气排石汤:*芪30g,*参15g,白术9g,茯苓15g,桂枝6g,泽泻12g,生薏苡仁30g,巴戟天12g,菟丝子24g,海金沙15g,甘草3g。 方中*芪、*参、白术、茯苓、甘草、泽泻、生薏苡仁益气健脾,淡渗利湿;桂枝配巴戟、菟丝子,温肾通阳,助膀胱气化而增强排尿功能;海金沙利水而治砂淋。故本方对于结石下移膀胱者有促使排出的作用。 例:林某,男,48岁,干部。年冬,左侧肾区绞痛,发作痛甚剧,经X线摄片未显影,疑为栓塞。本年连续发作数次求治,脉沉、舌苔白、小便*。 处方:金钱草50克、铁菱角15克、萹蓄20克、瞿麦20克、桃仁15克、赤芍20克、三棱15克、丹参20克、车前子15克、三仙花15克、莪术15克、丹皮15克、甘草10克。 服上方6剂,小便增多,尿出秫米大结石2块,痛大减。又经用上方6剂,小便排出泥砂样混浊物,小便增多,疼痛未发作。于本年6月26医院住院治疗,连用上方10剂,又排出结石1块如小豆粒大, 已酥,可能系药物所熔。排尿前小腹胀腰酸,结石排出后,症状即消失。又继服上方,连日来小便又排出泥砂样物质甚多。嗣后小便转清,疼痛未作,停药而愈。 如结石直径较大,经较长时间服药效果不显著者,应采取手术治疗。 长按添加: 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uanmutonga.com/cmtls/1092.html
- 上一篇文章: 陇西县通源药业饮片经营目录
- 下一篇文章: 中草药图谱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