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友分享白薇煎服会导致呕吐,等
早上读文章,晚上看评论。 置顶中医书友会,可点击上方蓝字。 中医书友会第期 每天一期,陪伴中医人成长 I导读:白薇用到10克以上令人呕吐;理中汤加干姜、细辛、五味子治疗里寒咳嗽;越婢加术汤加味治疗湿疹。都是书友的亲身经验,很好的心得,分享。(编辑/小新、王超) 白薇煎服导致呕吐之讨论 作者/张加元 白薇,别名芒草、薇草,味苦、咸,气平、大寒,无*。有除虚烦、清热散肿、生肌止痛之效,但是血热相宜,血虚则忌。《本草新编》谓:然又不可出二钱之外,以其大寒损胃也。 我们比较熟悉的用到白薇的方剂,应该是二加龙骨汤。二加龙骨汤见于《金匮要略·虚劳》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后注文:“《小品方》云:虚弱浮热汗者,除桂加白薇、附子各三分,故曰二加龙骨汤。”白薇用量比较轻。版中国药典质量标准,规定用量5-10g,白薇甙能使心肌收缩力增强,强心功能较强,内服过量,可产生强心甙样中*反应,中*量一般为30~40克。可出现心悸、恶心、呕吐、头晕、头痛、腹泻、流涎等中*症状,临床使用切勿过量。 白薇是一味清虚热药,可以除虚烦、治失眠,用于阴虚发热、骨蒸痨热,与地骨皮合用效果 。用于虚烦呕逆、尿路感染效果亦佳。祝谌予先生常用其除烦止梦。我自己也用过这味药,只用了12-15克,但是服药后却导致自己呕吐。为什么确定是这味药呢?把白薇拿掉就不吐了,加上又吐。不知大家是否有这样的用药经历! 在网上也看到一些医生反应,白薇很容易致吐,有的人10克都吐。但是也有人反应,正常用量10-15克并没有不良反应,正是因为致吐,所以有的人现在基本不用白薇这味药了。 网上还看到一位医生说到三年前他用至20克都没出现过致呕,在13年后就出现致呕现象,反复更换了三个不同产地的白薇,所发生致呕现象出现时间有差异,服药十分钟后,或者三十分钟后才呕吐。这很有可能是药材产地使用一些不规范农药所致!后来改用野生白薇情况就大不一样了。 服药呕吐对于治疗极为不利,我一般是在不影响效果的情况下去掉或者另找一味药代替白薇,也为此也找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如何在服药时候减少或者不呕吐呢? 个是一包药分开多次来服用,一次不要服用太多,以免恶心呕吐反应强烈;第二是服药之前含一片生姜,十分钟之后再服用汤药,或者加几滴生姜汁在汤药里面;第三是服药之前切两片生姜片,放在双手的内关穴位置胶带固定五分钟左右,并点按内关穴各一百下。可以有效减轻服用中药而呕吐的情况。 有是证用是方作者/强新民 我是一位民间中医,从医40年,临床多用经方。接触灵兰中医三个月,听娄绍昆老师讲方与证有入木三分之感。辨证用方,了了分明。年9月6日接诊一女姓患者,30岁。咳嗽声重如雷,咽干少痰已月余。舌苔白滑,脉沉迟。无表证。辨证为里寒证。 处方理中汤加味:*参20g,白术20g,干姜20g,炙甘草10g,附子15g,细辛6g,五味子10g。服一剂药咳轻,第二剂药有入腹即效之感。心中暖暖的。服完5剂如常人,继服5剂巩固之。 治疗此病要抓住无表证,苔白滑,脉沉迟为里寒证。其病因为夏日贪凉食冷饮伤其中阳。胃津寒凝不能上布咽喉。故咽干咳嗽声重如雷。理中汤温中散寒,细辛辛开,五味子酸敛。一开一合增强肺之功能也。故用药切中病机也。 说说太阳经的湿疹——湿疹从部位论治 作者/陈波 湿疹,中医称为湿疮,相信很多中医大夫都会有自己的心得。中医外科学教材将之分为急性、亚急性、慢性三个阶段,大家临床主要还是采用脏腑辩证为主。常用方剂有当归饮子、消风散、龙胆泻肝汤、三仁汤、参苓白术散等方剂,证型不外是肝胆湿热、血虚风燥、脾虚湿郁等证型,对证治疗一般都能见效,然而依然有小部分效果不大。根据我的体会,患病部位对湿疹的诊断可以起到很大指导作用,近期治疗一类太阳经的湿疹,颇有感悟,愿与同道交流,下面就是一个典型案例: 患者谢某,女,53岁,冬天时就诊,常年皮肤湿疹不断,瘙痒严重,经中医治疗后有好转但始终无法去根。自述今年春天再次发病,历经中西医诊治效果不显,观其前医所用方剂,皆为理中焦利湿热、养血祛风的思路。刻下症见:背部暗棕色皮疹突出皮肤,身体余处少量散发,瘙痒较重,白天略显著,食便可,病史10个月加重1月。舌红,苔薄糙,脉弦紧。 病机分析:该患者苔并不厚腻也不*,略为粗糙,说明湿气郁结、湿热象不重;脉弦紧分明,寒重之脉,仔细询问才知多年未感冒发烧;再联系背部为太阳经所主,脉又弦紧之寒象,夜里瘙痒不明显,病位不在血分,而在太阳经气分。这也能说明前医遍用清热利湿,健脾理气化湿之品而无大效之所在了。 诊断:风寒束表,湿气阻滞。方剂:越婢加术汤。 处方:生麻*10,杏仁10,生姜20,生白术20,生石膏30,威灵仙10,地肤子10,大枣30,炙甘草5。5剂,水煎服。
二诊,患者背部丘疹全部变平坦,仅存棕色瘢痕,瘙痒明显减轻,效不更方。 生麻*10,杏仁10,生姜20,生白术20,生石膏30,威灵仙10,地肤子10,大枣30,炙甘草5,柴胡10,赤芍15,夜交藤20。5剂。 药后困扰很久的湿疹服药10剂即告痊愈,实出乎我的意料,在感慨经方疗效之快的同时,也不断感悟中医辨证除了病机辨证外,部位经络等多种辨证方法的结合也很重要,尤其是皮肤病。 回过头来分析方剂,越婢加术汤这是仲景的名方,本为治疗风水的,然而我却在这里用于治疗背部湿疹,依据就是寒湿郁结太阳经的病机,淡化辨病、突出部位辨证的方法,快速取得疗效的同时,还无意间扩大了经方的使用范围。 《内经》有云:劳汗当风,寒迫为渣,郁乃痤。尽管说的是粉刺的病机,然而对于病因为外感型的湿疹同样适用。其实无论是湿还是水,其病机有类似之处,水和湿皆靠气的推动,轻则为湿、重则为水。虽湿疹非大病,然而太阳经的湿疹于患者就诊时,往往没有外感症状,故而很易被忽略,但是如果我们在皮肤病的诊治过程中,时刻北京治疗白癜风哪间医院比较好北京白癜风医院专家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uanmutonga.com/cmtls/1880.html
- 上一篇文章: 暮光之城之暮色民国才女十二钗感受
- 下一篇文章: 超全中药功效分类汇总表,常用的都在这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