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江文艺▏期

忠义市场的饭铺

忠义市场是丽江城里 特色的一个市场。它在古城里西南面,夹在古城和新城之间,与新城隔路相望。那路是长水路的尾端,也是老丽大路的一部分。

从长水路边向古城那面跨一步,就进了忠义市场。年忠义市场这个路口,右边有一家中国建设银行,现在变成了一家药店。左边呢?一条五花石铺就的路直通古城。顺着建行的北墙进去,小巷很短,两旁都是木门铺面。往前走二十来米,有L型的两排木房连在一起,一排向西,另一排向南。这些房前,摆着木桌和柴 改做的柴火灶。桌上放满大大小小的洋瓷碗、薄铁小饭盆,里面装着像藕粉那种颜色的东西,圆圆的。什么凉粉?用像鸡豆眼睛那样大小的豆子做成的凉粉。颜色与加了水的灶灰相同。弹性大,散发的气味完全不同于其他的凉粉。房子多,卖凉粉的商贩只有五六家。吃食有凉粉汤、热凉粉、凉拌凉粉、煎凉粉、煎凉粉皮。没有粑粑。每一家只卖凉粉,不提供米饭、面食、米线、饵块、饵丝等。灶,支在露天地儿。柴火主要是松木和栎木。灶火,偶尔舔过锅沿。所有的吃食,全是熟的,经不得大火。锅有多高,旁边的桌面就与之一般高。辣椒盐、麻子油、油辣子、葱花、细萝卜丝、焯水后的韭菜、酱油醋、春天里的茺菜。那时,一碗煎凉粉,两块钱。吃下去,七分饱,阿孃会再给你加一两块。不要看她被灶火舔过的手,不用在意她鬓角汗渍在一起的头发。可以站着吃,蹲着吃,或者坐方凳细嚼慢咽。这就是古二代父辈们的早饭和中饭,赶集人的晌饭。吃饭时候,你可以看他们的鞋:布鞋、解放胶鞋、越南拖、游客的不沾灰旅游鞋。间或出现的皮鞋,擦得铮亮铮亮的,能闪着太阳的眼睛。每一种鸡豆食物,都口味独特。凉粉汤,淡苦、涩、有类似*豆豆浆的黏性。这东西,单独吃,肚子没有办法填饱。四川人来丽江做泥水匠的,一般不买它吃。无论哪种与鸡豆凉粉有关的食物,都有它自己的颜色。他们愿意在自己租住的房子屋檐下垒个简易土灶,早饭煮面条,榨菜配河南馒头。忠义市场,主要出口有四个。偏东面的出口,挨着肉铺和蛋铺;北面出口,那些铜火锅、铜盆的主人摆着自己的手艺品。西面有好几个出口,其中一巷容易让人怀疑人生,每次路过心里陡然生出“走不通”的念头。从东面出口出来,向南走,不一会儿能看见和府皇冠假日酒店的后门。矮矮的石墙,独栋的木楼,清脆的水声,里面是富贵旅人的歇脚处。现在和府皇冠假日酒店的东区,以前是菜地和稀稀疏疏的农舍。大姑家没有买五一巷亲戚家房子的时候,时逢年左右,就在那里租房子住。姑爹去皮革厂上班,大姑在屋里烧火做饭。他们刚结婚,还没有小孩。大姑鼓动腮帮吹柴火。铜罗锅里的水,沸腾。大姑把葫芦瓢里的包谷籿缓慢地倒进锅里,锅铲均匀地搅动。她吹了吹上扬的水蒸气,“噗——噗——噗”。身旁响起一个小小呼气声“噗——噗——噗”。大姑以为自己听错了。等到饭香四溢,一个小孩突兀地显现在火塘边,抱着双膝,伸长脖子,说:“好香喔!”大姑想看清小娃儿的脸,怎么使尽眼力,小娃的脸都那么模糊。粮食不够吃的年月,就是这样。用陶碗,盛了小半碗,递给他。他也不接。于是放在他脚跟前。再看一眼,小孩就那样消失了,碗里的饭还轻微地冒烟儿。大姑“妈呀”一声,奔跑到门外。现在的饭铺,在鸡豆凉粉铺面的旧址上搭了一个大型的钢棚彩钢瓦房里面了分了 十个摊位,主营煮米线、饵块、饵丝、面条、饺子,有三四个摊位做盒饭。南面进口有两家兼营鸡豆凉粉,但味道已经难让人留恋了。要吃鸡豆凉粉,四十米道边的金甲市场是很不错的去处,味道正,品种多。金甲那里,还有水焖粑粑。絮说忠义市场的饭铺。如果从那饭铺群的北面门进去,走到第三的摊位,就看到娶四川老婆的纳西老板了。饭铺是东西各两排,中间是两人半的宽度的走廊。不像店,不是铺面,说它们是摊位,却用半人高的墙分成六平方米左右的格子。这家摊位,小碗6块,大碗7块。碎肉圆子好多,也不是很圆,可能是用筷子夹出来,丢在锅里煮成那种样子的。每家铺子的饭钱都是一个价位。份量、肉沫、味道让回头客每次都不会走错铺面。说句实话,现在已经想不起来去那里吃饭了。可能是油、肉、米线、面的质量都在下降,口感就找不到原来的那种朴实无华了。但无论过去,还是现在,忠义市场饭铺里饭的份量都是最足的。一开始,去市场里的饭铺吃饭,肚子都是饱饱的。很满足。那家老板很热情,服务周到,味道正,份量不会让顾客觉得不够。他们夫妻俩十多年就在那里煮米线,有一个女儿,房子越买越宽敞。辛苦,但有回报。现在物价不断变化,租金年年不一样。想想十多年前的情景,现在的饭铺里多了一些花样。哪些人不需要吃饭呢?那些不在家吃饭的普通人,去哪里吃饭?吃些什么,才能让人满足呢?

编辑白薇,邀你共话丽江文艺

梦蓝

原籍襄阳,现居丽江。

如果,你的梦里有丽江。

那么,这一定是个文艺的梦。

长按







































白癜风的问题
白癜风人民大会堂活动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uanmutonga.com/cmtls/26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