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书友会第期

每天一期,陪伴中医人成长

I导读:小编当初设计“年度最得意医案”的活动时,主编说:“为什么不是最有收获?”小编白他:“我就得意,我就得意!一个中医用祖辈传下来的智慧为患者解决痛苦,当然很得意啊!”主编回:“你这叫最‘得瑟’”。小编:“哈哈,辛苦一年了,疗效好就得瑟一下呗!”是不?书友们藏龙卧虎,咱们从这些医案中,学习一下~(编辑/王超)

一剂药丢掉拐杖案(并附嗝逆案)

作者/王昆文

以下两案皆属于胃病,皆只服一剂药而愈,故录之以供同道参阅。

一、腹胀

邻居王某,男,82岁,退休干部,年12月18日诊。冬至前,因与家人一起到餐馆吃了羊肉汤(他本人吃的羊血旺),回家当晚即腹胀甚,不能安睡。次日起床即现头晕,行走不稳,需扶拐杖,也不能进食,且有闷油,咯痰等症。中午在老伴陪同下来我家敲门求诊。我视其舌边尖红,苔白厚腻,脉略滑数,诊断为湿热内蕴,为饮食燥热之物所引发。故为其拟一清化湿热佐消导方,内含有一个小陷胸汤,但加味较多。总的目的是要清化并通降湿热,气血药兼用。患者虽属高年,但仍是实证也。前贤有谓“不为饥伤,每为饱困”也。方即:

*连20克,枳壳20克,炒瓜蒌仁20克,芦根30克,麦冬25克,法半夏20克,夏枯草30克,蒲公英30克,紫丹参20克,郁金20克,忍冬藤30克,炒山楂20克,枯*芩20克,紫苏15克。

他服此方一剂后即痊愈,丢掉了拐杖,也未再复诊。据其妻说,服药当晚,上半夜仍很恼火,用力把他扶起来都坐不稳。但后半夜三点过钟,他即能自己下床小解,说明好转矣。

按:实际上,该患者在年7月和年11月皆曾发生过腹胀之症(兼有不知饥或食纳减少等),只是没有这次严重,皆被我治愈。所以他凡是有病要服中药时,(如有时咳嗽或失眠等),一般都会来找我,也就是所谓寻求帮助吧。其妻说,她老伴还曾在十年前患过肝癌,现已基本治愈;四年前因肾癌切除了右肾。目前其身体状况及生活均正常,每天与老伴一起四处散步,行动自如。

二、嗝逆

李某,男,43岁。年8月2日初诊:嗝逆频繁已一周,我为其诊脉时仍嗝逆不断,自诉喉间气似梗,兼咯痰,脉弦。西医诊断为胃痉挛,已针灸过两次并服西药未效。其妻说他因天热开车(出租),近来常饮冰水一类。我估计是寒饮伤了胃气,寒热相争,故嗝逆频繁,据说在睡眠中亦不能停止。但患者咯痰、脉弦,显然中虚浊阻,气逆不降,治法宜调中降逆,祛胃寒与治痰饮兼顾。于是我用丁香柿蒂汤合旋复代赭汤加减,嘱其先服一剂再诊。方拟:

丁香5克,柿蒂10克,柴胡根12克,麦冬30克,法半夏15克,旋覆花20克,枳壳25克,夏枯草30克,炒瓜蒌仁25克,*连8克,代赭石20克,郁金20克,陈皮10克,炙枇杷叶30克,炙甘草10克,生姜15克。

8月6日二诊:自诉上方服两次后即见效,次日即不再嗝逆。今日夫妻二人来,主要是带另一位男子来诊(全身皮肤发疮疖作痒)。他本人目前尚有喉间巴痰、口苦、大便稍下坠,我为其转方如下:

柴胡根12克,枯芩20克,枳壳20克,*连15克,川木通20克,旋覆花15克,法半夏15克,前胡20克,白芍20克,陈皮10克,夏枯草30克,炙枇杷叶30克,车前子15克,炙甘草10克。

按语:嗝逆由胃寒所致者,一般用丁香柿蒂汤温中降逆。但本例并非全属中焦虚寒,而是寒热相争,兼有痰浊所阻,故气逆不降而噫气,嗝逆不断。且其脉不沉而略弦,因此合用旋覆代赭汤调中降逆。但由于此证偏于实,故不用人参、大枣(丁香柿蒂汤和旋覆代赭石汤二方皆有人参),而加清痰热之瓜蒌仁、*连、枇杷叶、陈皮。又用麦冬者,以《本经》言其“主伤中伤饱”。用柴胡、枳壳、夏枯草者,取柴胡“去肠胃中积气、饮食积聚、寒热邪气,推陈岀新”,邹润安谓柴胡为旋转中枢之剂;而枳壳(实)能“除寒热结,安胃气”;夏枯草亦能“散结气”,有疏肝解郁、调燮阴阳之作用。二方合用并加味,能增强升清降浊之功,且寒热药并用,肝、肺、胃同治,故一剂即嗝逆得止。

桂枝汤加石膏治疗 能性荨麻诊1例

作者/陈潍

患者王某,男,29岁,年4月20日初诊。

患者生活在广州,病史4年。一直服用抗过敏类药物罔效。时值4月的广州,天气已热,而此证遇热后周身立刻起红色风团,伴心烦气燥,严重影响日常工作及生活,经院内某主任介绍来诊。

患者进屋后周身尚无皮疹亦不痒,坐了不到2分钟,就说:“不行了,痒,要起。”再看双臂,已出现大量红斑,患者立刻跑到水池边冲洗,然后皮疹消退,自诉平素每次遇此情况,需立刻进入空调屋内或用凉水冲洗。

刻症:遇热、激动后立刻周身起红色风团,痒甚,心烦,热后有汗出,二便可,舌红,苔白,脉浮细。诊为 能性荨麻疹,辨为风寒外束,里有郁热。治宜和解营卫,清解里热。

予桂枝汤加石膏加减,药用:桂枝10克,白芍12克,甘草6克,生姜3克,大枣3克,石膏30克,葛根10克,*芩10克,丹皮10克,防风10克,竹叶10克。3剂,水煎服,服药后饮热水,不可吹风,两剂均于晚上服。

患者诉服药后自觉稍热后未起疹,遂于第三剂后去洗桑拿,以试效果,亦未出现风团。3日后复诊,诉未出现不适,上方加茯苓12克,4剂,水煎服善后。于半年后再次携子专程从广州来石家庄为子看皮肤病,诉一直未再发。

按语: 能性荨麻疹在其病形成过程中,是个病因与症候之间反复互为因果的过程。首先,患者平素过食肥甘厚味,情绪急燥,日久生内热,热后受风邪后起风团,因周身燥热痒,患者遂进入空调屋或用冷水外洗皮损,风寒之邪外袭,日久在里之郁热不得外散,愈发热重,外受过凉之邪,风寒袭卫更甚。细思其病机与大青龙汤证(风寒外束,里有郁热)病机极相似。《伤寒论》第38条:“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燥者,大青龙汤主之,若脉微弱,汗出恶风者,不可服之,……”。《伤寒论》第95条:“太阳病,发热、汗出者,此为荣弱卫强,故使汗出。欲救邪风者,宜桂枝汤。”桂枝汤为太阳中风而设,其功效:解肌祛风,调和营卫。但大青龙汤为解表发汗重剂,症有“恶寒,身疼痛,不汗出”,故不用麻*,而选用桂枝汤以解肌祛风,调和营卫,大剂石膏清解郁热,达热出表,从而起到在表之风寒之邪和解,在里之郁热透发,诸症平复。

得意之处:此病西医治疗只是一味口服抗组胺类药,病始终不能解,在文献中报导治疗 能性荨麻疹的文章少之又少,而我在患者就诊时冲向水池时,突想到患者因为此举而致风寒外束久矣,才使得内郁之热不得外透,病情愈来愈重,而想到用此方,更为神奇之处是3剂而愈。

胆汁反流性胃炎

作者/李太云

吴燕燕,女,26岁,住泉州桥南,初诊日期:年11月26日。

 饥不欲食,身感燥热,想到吃的就想吐,吃了又觉得吃不饱。近期有反胃呕逆,唯经期没有反胃现象。

 自述自今年五月出国旅游时连续呕吐几天,此后食欲一直不佳。平素工作压力较大,且经常熬夜。因此造成气机紊乱、胃气不降、胃液不足。

 胃镜检查诊为“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伴胆汁反流、胃体息肉”。其脉象平和,右关涩弱,左关弦涩。舌淡苔白,大小便正常,月经正常。

 胃气不降引起反胃呕逆。其浑身燥热者,乃胃阴不足,不能滋濡十二指肠及小肠。宜先补其中气、降其胃气、补其胃液、消其积食、化其瘀血。

 生赭石60g、干山药60g、生鸡内金15g、三棱10g、*参30g、白术15g、干姜10g。五剂。

 12月1日五剂服完之后,反胃、身燥热、胃寒、不欲食等诸症消失。但仍有消化不良之感,诊其脉,左关浮涩。此为阴血不足、肝气不舒。

 当归15g、柴胡5g、厚朴5g、生鸡内金10g、干山药60g、生赭石30g。六剂。

 服药后通过







































北京看白癜风哪家医院疗效
北京治疗白癜风的比较专业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uanmutonga.com/cmtls/3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