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文化历史悠久,独具特色。在治疗风湿骨病等疑难杂症上常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因此,中医一直被认为是世界上最神秘的医学之一。李德昌主任说道:中医中药能生生不息数千年,至今还能够存在并不断发展,其最重要的原因是临床有效。中医能受到广大患者欢迎,也是因为其临床有效。

就拿风湿类风湿来说,很多人都觉得是疑难杂症,但中医疗法治疗风湿病已经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风湿类风湿在中医上属“痹症”的范畴,大多是受了“风寒湿热”等外邪侵袭所引起,所以治疗的时候就要针对这些病因来进行治疗。风为百病之长,百病夹风,有所劳倦,汗孔空虚,寒湿须借风力始能乘虚而入,如无湿气则邪气不能停留,如无寒气则关机不致痹痛。故治疗之时须根据风寒湿邪的偏重用药,因势利导。根据患者情况辨证论治,将附在肌表、肌脉以及深藏在骨骼、脏腑内的病邪全部除去,改善骨质的同时调理体质,强调整体调节周身功能状态!对于痹症的治疗效果甚佳!

李德昌主任说,中药在配伍与用量上也很有讲究,在《本经》中就有记载:“药有君臣佐使,以相宣摄合和者,宜用一君二臣三佐五使,又可一君三臣九佐使也。每首方剂中的君、臣、佐、使药是否齐备及具体药味的多少,当视病情和治法的需要,以及所选药物的功效而定。一般而言,一首方剂中,君药是必备的,而臣、佐、使药并非齐备。有些方剂的君药或臣药本身就兼具佐药或使药的作用。

在组方体例上,君药宜少,一般只用一味。若病情较为复杂,亦可用至一味以上。但君药味数不宜过多,多则药力分散,影响疗效。臣药味数可多于君药,佐药常多于臣药,而使药则一两味足矣。组方之核心原则是通过方中药物相互配伍,能最大限度地使每味药物与病证相宜之药力得以充分表达。必须明确方中“药力”最大者为君药,其在方中所能发挥出的作用,乃为该方之主要作用,然其又赖于臣、佐、使药之协助、制约。同时中医界一直盛传一句话:“中医不传之秘在于量!”中药讲究配药的分量:多一分则药效有天壤之别,这就是中草药的奇妙之处!

中医千年岁月的砥砺,造就了万病回春的神奇;千年岁月的沉淀,积累了不胜枚举的良方!出身四世中医世家的李德昌主任,传承了几代人积累的经验,在治疗风湿骨病上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对于风湿骨病的治疗,李主任强调在积极进行中医药治疗的同时,也要注意日常调养,以促进疾病的早日康复!像运动调理、饮食调理、起居调理、心理调理等对风湿骨病的治疗均有积极作用。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uanmutonga.com/cmtzz/124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