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一味

接下来将陆续介绍

“有牛而不含牛”的中药,

本期介绍牛膝,

因原植物茎节状如牛之膝,

又因服后可

使人之膝健壮如牛之膝而得名。

鉴别用药

牛膝有怀牛膝、川牛膝与土牛膝三种不同品种,均为苋科植物。处方只写牛膝者,药房给付怀牛膝。三药同能活血通经,其中川牛膝作用最强,其次怀牛膝,再次为土牛膝。本期重点介绍怀牛膝(下文提及牛膝者均指怀牛膝)。

怀牛膝坚实直下,长于补肝肾、强筋骨、引血引火引阳下行,古代本草所载牛膝以此种为主流品种。

川牛膝,自明初《滇南本草》始有入药记载,其与土牛膝均有利尿通淋之功,但川牛膝作用强。川牛膝质地空松,疏通经络,流利关节,又擅治关节痹痛。

土牛膝在宋代《本草图经》中已有记载,但古代使用土牛膝品种混乱,泛指各地野生的牛膝,也将菊科植物天名精的根做土牛膝使用者。现已明确,古代所说的土牛膝主流品种为苋科植物土牛膝的根,在太仓地区也随处可见,土牛膝可清热解*,为治疗热*上攻之咽喉肿痛的要药。三种牛膝,同中有异,应区别使用。

四大怀药之一

怀牛膝之名与其道地产地、植物形态、药用价值密切相关。怀牛膝为四大怀药之一,因主产于怀庆府而得名(今河南省焦作、修武、济源等一带)。河南所产的牛膝身条通顺、粗壮,皮色*鲜,肉质肥厚,质量好,产量大,久负盛名,享誉中外。年8月,国家质检总局下达公告,将四大怀药的地道产地列入国家法定的保护范围。

中药·牛膝

本品为苋科植物牛膝的干燥根。

冬季茎叶枯萎时采挖,除去须根和泥沙,捆成小把,晒至干皱后,将顶端切齐,晒干。

苦、甘、酸,平。归肝、肾经。

逐瘀通经,补肝肾,强筋骨,利尿通淋,引血下行。用于经闭,痛经,腰膝酸痛,筋骨无力,淋证,水肿,头痛,眩晕,牙痛,口疮,吐血,衄血。

5-2g。

孕妇慎用。

置阴凉干燥处,防潮。

不同炮制品

补肝肾,强筋骨,逐瘀通经,利尿通淋,引血下行。用于腰膝酸痛,筋骨无力,经闭,痛经,淋证,水肿,头痛,牙痛,口疮,吐血,衄血,眩晕。

增强活血祛瘀、通经止痛的作用。

增强补肝肾、强筋骨、利尿通淋的作用,尤以下半身腰膝关节疼痛为长。

牛膝

盐牛膝

酒牛膝

推荐药膳

牛膝炖鸡

牛膝20克,枸杞、红枣各20克,桂皮3克,鸡肉克。

①牛膝洗净,鸡肉剁成方块、焯水洗净。②起锅,放入鸡肉、葱花、姜片、桂皮、盐,大火烧开后放入牛膝、枸杞、红枣改用小火炖至鸡肉熟烂。

补肝肾、强筋骨。

牛膝黑豆粥

牛膝12克,生地*、熟地*各15克,黑豆60克,大米克。

①将牛膝、生地*、熟地*分别用水洗净,放入锅中,加适量清水煎煮,去渣取汁。②将药汁与洗净的大米一同放入锅中煮成粥,用少许盐调味即可。

引血下行、养阴生津。

参考资料:

郑虎占著.常用中药临床备要16讲[M].

边宝林,常鸿主编.四大怀药专著系列牛膝专论[M].

唐德才,巢建国编著.中草药彩色图谱白金珍藏版[M].

欧阳荣主编.临床常用中药饮片原色图谱[M].

陈志田主编.食物相宜相克速查[M].

《中国药典版》

图、文

宣传处

图片

部分来源网络

编辑

王丽君

责任编辑

许士明

邮箱

qq.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uanmutonga.com/cmtjj/74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