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万元一斤的牛栏坑肉桂,闷泡也不会发苦,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百家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李麻花 《1》 降温天,秋雨缠绵。 阿萝煮了红枣汤,放在电炉子上。 寻香而来,用咖啡杯倒了一杯蹭喝。 趁热喝了一口,哎,真甜。 捧着杯子,一边暖手,一边腾出手点鼠标翻评论。 某度上有人在一篇旧文留言反驳称: “真正的牛肉,再怎么闷也不会苦!”讲真的,不是麻花想抬杠。实在是对方的逻辑太奇怪。 若按这样的推理,那今天喝的这杯红枣水,同样是闷煮了小半天,但没有半点苦味。 难不成这产自大西北的红枣,跟千里之外的牛栏坑肉桂,也能扯上关系? 当然不。 很显然,用“闷不苦”来为一款茶背书,早就过时了! 当然,也有人会想: 如果说闷泡之后,一款牛肉喝起来不苦不涩,相反是滋味霸气绵柔,特别好喝。 那是不是说,这款牛肉是真货,而不是西贝货? 这就更奇怪了。 据我所知,能够从茶汤滋味苦不苦,就能推测出岩茶山场的人,寥寥无几! 《2》 分辨岩茶山场时,重点是山场气息。 从始至终,跟茶味苦不苦,没有任何关联! 牛栏坑是茶树生长的乐园,自成一个小环境。 两山夹峙,大致呈现为V字形,坑深幽长,岩缝处有水流出,汇成小溪。 坑内的涧流,潺潺流淌,终年不息。 流水能带来温润的水汽和湿度,也能改善小环境循环。 再加上,两旁对峙的岩壁,可以抵挡夏日的烈日,冬日的寒潮。 借助天然山体的遮掩,坑内的茶树拥有半阴半晒的有利先机。当一侧岩壁底部的茶树被太阳晒到时,另一侧仍旧是背阴的。而至于坑内的茶树,接受到的日照时间更短,有且仅有中午时分,才会被阳光晒到。 半阴半晒的环境,符合茶树的喜阴天性。 而两旁夹峙的风化岩,在流水和风力影响下,更是能剥落出大量的风化岩碎屑。 富含多种养分物质的风化岩碎屑,能够让茶地土壤变得更肥沃、通透,利于茶树根系的营养吸收。 伴随着茶树的生长,让枝梢间采下来的茶青鲜叶,内质更丰沛。让产出来的牛肉,岩韵特征更明显。 真正的牛肉,茶汤滋味很是独特。哪怕喝入小小一口,也会感觉每一滴茶水都饱含滋味。汤感稠滑、柔和、绵软。但细品下,又会发现其中极有内劲,暗藏柔中带刚的太极精髓。 柔而有劲,醇而不烈,汤感稠滑,香气沉水,是牛栏坑肉桂茶汤的标准写照。 作为顶级的正岩坑涧肉桂,牛肉的茶汤,香滑甘爽无比。 对经常喝牛肉的茶客而言,他们会格外熟悉这股风味,只一喝,就能辨认。 个中细腻无比的美妙茶味,单纯用文字,难以全面概括。 从盖香到落水香,从茶汤的醇厚度,到回甘生津的持久度,方方面面的表现都无可挑剔。 如果只用闷了茶味不苦来概括,未免太苍白无力!《3》另外,还是那句话,好茶不需闷泡。 内质丰沛的好茶,不需闷着喝。 单论泡茶时间,就一个字——快。 从注水到倒出大部分茶汤,7秒8秒的时间,便能泡出足够稠滑甘润的茶味。 牛栏坑肉桂的桂皮香、花香、果香,沉入水底,多种芳香纷纷落入前文提到的稠滑饱满茶汤内,喝起来如浆似稠汤, 泡好茶不需加时闷泡。相反,加时浸泡,闷泡坐杯,会浸出大量茶味物质。 这些茶味物质里,包括有咖啡碱、茶多酚、茶氨酸。咖啡碱,民间俗称苦茶碱,主苦味。茶多酚是一个大分类,其中有不少主涩味的物质。 茶氨酸,茶味清甜、鲜爽。 这三类物质,构成了基础茶味的三原色。任何茶,包括牛栏坑肉桂、慧苑老丛、桐木关内的正山小种和金骏眉等,都囊括在这一铁律范围,无一遗漏。 只不过,山场好的岩茶,得益于小环境的滋养。 茶氨酸含量更可观,而茶多酚、咖啡碱的含量适中,不显眼。快出水泡出来的茶汤,滋味清甜又饱满,落水香馥郁。而坐杯闷泡,会让岩茶条索内的滋味物,一股脑地浸出。 尤其是,咖啡碱和多酚类物质的大量浸出,会破坏茶味的和谐,导致一杯浓苦茶汤的出现。 试想,一碗鲜鸡汤,滋味正佳。若是一次性熬成浓汤,那就过了,没几人能hold得住! 再说了,牛栏坑肉桂这类的名流,很耐泡。 用盖碗冲泡时,可泡出的茶汤,远不止七次八次。 假如一开局就闷泡,只会让内在茶味疯狂浸出、疯狂浓缩。 结果没过三四冲,茶味就彻底下滑,变得不耐泡!《4》怎么闷都不苦的茶,会是好茶吗? 当然不。久闷不苦的茶叶,有以下几种可能。 第一种,茶味物质极单薄。 不管怎么泡,茶味都不会苦,不会涩。 茶味空洞,内质匮乏。 形似枯井,泡不出味道。第二种,经过脱咖啡碱处理。 跟脱脂牛奶一样,通过现代化的先进技术,可以将茶叶内的咖啡碱大量脱除。不过在目前,这项技术还未得到广泛运用。除了袋泡红碎茶、袋泡绿茶外,其他茶类少有普及。 第三种,已经泡到尾水阶段。 当我们将岩茶泡过六冲七冲后,茶味物质已被消耗得七七八八,剩余量有限。 接下来再注水冲泡时,大可放宽快出水的标准。 适当延长时间,稍微闷泡上十几秒,再倒出茶汤。 随后的每一冲依次适当加时,直到彻底被泡淡,再去换茶。 通常,从这种情况看,尾水闷不苦,是绝大多数茶叶的共通点。 单凭这点,不能证明品质好坏!《5》真正的牛栏坑肉桂在闷泡后,会发苦吗? 答曰,滋味感会变浓。 喝起来,容易觉得浓苦。 若是刚接触岩茶不久的新手,一下子喝入这样浓重的茶汤,也会适应不了。 好比身边一位朋友的金句。 “就算是牛栏坑肉桂,在闷浓了后也不好喝!” 然而,牛栏坑肉桂作为顶级坑涧茶,它即便是闷浓之后仍旧具有风味辨识性。对老茶客而言,能从闷浓的茶汤内,感受到汤感的稠滑、饱满、香气落水等。并且,和外山的劣质岩茶不同。 牛肉茶汤即便是闷浓后,茶汤里的苦味在喝入口后,也会快速消散。 喝习惯岩茶,喝茶口味偏重的茶客,不易察觉其中的浓与苦。相反是被稠滑似浆的茶汤魅力,深深吸引。 换成是外山茶,因山场不正,茶树连片集中分布,一望无际,日照时间过分强烈,会导致茶青鲜叶内催生大量的苦茶碱。 即便做青再好,焙火再透,制茶工艺再精湛,也无法补足这点先天缺陷。 一旦在闷泡后,外山茶的苦、涩、麻等负面茶味,会如排山倒海般,迎面席卷而来。 苦味化不开,涩到嘴巴发麻,根本不好喝! 《6》 牛栏坑肉桂,身为岩茶中的至尊,山场更是核心中的核心,本该是安享尊荣。 然而,要是有人喝了一口茶后说,哎,这牛肉闷泡后味道发苦,肯定不是真货。 牛肉听了这番话后,估计要一口老血吐在岩壁上。 原因无他,太冤了! 简直是堪比六月飞雪。这世界上,试问哪一款内质丰沛的好茶,在长时间闷泡后,茶味不会变浓?久闷不苦的茶,大多数时候,不是好事。 虽说,真正的牛肉在闷泡之后,即便茶味变浓变苦。 茶汤尝入口,苦味也会迅速化开,取而代之的是饱满丰沛的茶味体验。 但从喝茶感受看,闷泡不敌快出水的茶味表现。 快速出汤,数秒出汤,更能让优质岩茶的风味,得到细水长流的完整呈现!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uanmutonga.com/cmtzz/12653.html
- 上一篇文章: 上火怎么办针对5种类型来降火天眼新闻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